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多部门重拳打击 湖南7家稀土企业被查
多部门重拳打击 湖南7家稀土企业被查
  • www.chemmade.com
  • 2014-09-02 09:17:21
  • 经济参考报
  •     日前从工信部获悉,工信部牵头,包括环保部、公安部、国家税务总局、工商管理总局、国土部在内的多部委日前组成专项调查组,对湖南省稀土进行了专项检查。抽查结果显示,多家贸易企业正在通过花样繁多的手段,收售非法盗采和来源不明的稀土矿产品,实际上充当了“黑稀土”非法流通的“白手套”。
        
        通过贸易企业洗白后的“黑稀土”大量充斥着市场,除了流向一些非法开设的冶炼分离企业外,还包括中铝、五矿等稀土大集团旗下的冶炼分离企业。
        
        从工信部了解到,调查组本次抽查湖南省3市(州)的8家稀土贸易企业,保靖和丰矿产品贸易有限公司、花垣县森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花垣县和顺矿业有限公司、江华稀土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4家企业,存在收购个人非法盗采矿产品和来源不明矿产品行为,直接涉嫌收购的非法矿产品共计4400余吨,金额高达7.3亿余元。
        
        据悉,这些非法矿产品正是通过贸易企业用开具稀土专用增值税发票进行“洗白”,最后“合法”卖给下游冶炼分离企业。
        
        专项检查小组在调查中发现,湖南和金商贸发展有限公司、湖南和丰化工有限公司、双牌县富益贸易有限公司等3家贸易企业充当了最为关键的“白手套”角色,在收购了上述4家违规企业的产品后,同时开具了稀土专用增值税发票,随后便销售到了中铝广西有色稀土公司、五矿建丰、柳州通机贸易有限公司等冶炼分离企业及其他贸易企业。
        
        一位专项小组成员表示,从湖南的情况来看,非法的稀土矿产品从开采到最终流向冶炼分离企业,往往中间会通过多个公司进行流通,这些公司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实际上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黑稀土”产业链条,而这个在全国都非常具有典型性。
        
        “实际上目前参与购买‘黑稀土’的稀土企业数量,远远比官方知道的更多,因为如果严格按照国家指令性计划生产,稀土从上游到下游的企业普遍面临‘吃不饱’的问题,这些闲置的产能也就成了消化非法开采的稀土矿的最好渠道。”包头一位稀土人士坦言,屡禁不止的背后除了利益驱动外,稀土贸易可以增加地方税收,地方政府对个别企业的违规行为采取默许甚至纵容态度,也成为其泛滥的重要原因。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市场上流通的稀土中,来源不明、非生产指令性计划外的“黑稀土”已经超过一半以上。稀土正常的市场秩序已经遭到严重破坏,除了非法盗采屡禁不止外,和2012年6月前后出现的最近一次价格高峰相比,去年许多稀土产品的价格下跌了近70%,而且低迷至今。
        
        从工信部了解到,目前,多部门已对湖南7家违法违规的稀土企业进行了查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140万元。其中,长沙市的2家公司违法收购销售稀土涉及金额巨大,市工商局将该案移送公安机关处理,其余的5家公司分别给予10至50万元罚款。对相关案件中矿产品来源等未查清楚的问题将进一步核查,涉及犯罪的会移送公安机关。
  • 文章关键词: 湖南稀土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