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业如何实现与城市和谐发展?8月20日,由上海市化工行业协会主办的化学工业与城市和谐发展高峰论坛对此进行了研讨。与会代表认为,
化工企业与城市不断融合的上海,要大力发展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四新”经济,瞄准世界化工科技前沿领域和顶级水平,推进化学工业的科技创新,以迎合中国龙头、世界都市的上海城市文明时代。
上海是我国现代化学工业的重要发源地,化工也曾经是上海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2013年,上海石化产业工业总产值达4148.22亿元,占全市工业的比重为12.9%,经济总量仍然占据全市工业的1/8。但近年来,伴随上海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化工企业与城市不断融合,不仅给日益紧张的城市自然资源和能源带来压力,也给城市及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管理风险和安全隐患。化工与城市和谐发展,不仅成为一个十分紧迫的社会性问题,也关系到化工行业自身的生存空间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李寿生应邀作主题报告,就石化产业创新发展机遇和城市化工发展挑战发表了见解。他认为,结合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和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背景,要解决化工与城市和谐发展这对矛盾,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是根本出路。上海化工业拥有改革开放的独特优势,积累了包括华谊凤凰涅槃在内的转型升级经验,在化工园区建设发展和创新驱动方面也有不少成功探索。此外,从国有企业兼并重组到跨国企业、民营企业的合作发展,从企业内部的改革调整到“走出去”发展,上海化工行业都有丰富的经验。这决定了上海完全有条件在化工与城市和谐发展中探索出一条成功的路径。
他还指出,我国石化行业已经走上一条由技术创新、转型升级为引领的改革发展之路,且当前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上海化工行业应发挥基础优势和先发优势,以高端发展、绿色发展和差异化发展为主旋律,把握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规律与方向,敢试敢闯,力争在破解化工与城市和谐发展的难题中为全国作出表率、摸索出经验。
上海石化、上海华谊、巴斯夫、上海化工区等企业和园区的代表分别发表了各自的见解。他们一致认为,在化工与城市和谐发展的先行探索中,上海要着重发展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四新”经济,以科技创新推动建设化学工业“升级版”,以迎合中国龙头、世界都市的上海城市文明时代。在此过程中,还要进一步处理好化工产业集群化与空间布局合理化的关系,资源配置市场化与政府监督法制化的关系,要素整合最优化与资源利用集约化的关系,商务连通全球化与城市提升信息化的关系,以及经济发展可持续化与城市服务人性化的关系,最终实现化工产业与城市发展相交融、互促进。
上海市经信委、发改委,上海化工区、各专业协会及200多家化工企业和国外驻沪领事馆的高层代表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