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网友:面对林浆纸,26位市、局长“左右摇摆”
网友:面对林浆纸,26位市、局长“左右摇摆”
  • www.chemmade.com
  • 2010-05-21 09:23:20
  •        36位城市林业主官接受南方周末问卷调查 

      林浆纸项目从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开始,就伴随着毁林的原罪争议,包括对速生林桉树的利弊争论,已经持续了多年。现实是,民间和环保组织的多年诟病,并未令这一产业遭遇挫折或出局的命运,只需简单的网络搜索就会发现,林纸浆项目还是在中国的许多省份安然落地,并悄然扩张,湖北黄冈仅是其中一例。

      公众熟知的案例是2004年前后,印尼APP金光集团进军云南后引发的毁林争议,这年11月,绿色和平组织发布报告称,APP公司在云南澜沧、思茅等地圈地2750万亩,种植单一速生树种桉树的行动已经开始, 云南大面积生态林面临严重危机。

      除了毁林造林,以林浆纸一体化项目为代表的造纸业还被认为存在严重的污染问题,尽管造纸业也一再声称,相应技术升级从未停止。有公开资料显示,造纸业废水排放总量仅次于化工制造业,位居第二,废水中COD(化学需氧量)排放量高居第一。而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造纸行业的经济贡献率却仅为2.2%。

      然而,在湖北黄冈、咸宁等地市还是成立了以市长或副市长为主的林浆纸一体化领导小组,强力推进这一具有诱人前景的产业。半个月前,当地官员毫不避讳地对南方周末记者说,从生态角度来看,林浆纸项目确实会影响到生物多样性,但基于对经济效益增长的帮助,他们不得不听从统一安排。

      这种左右摇摆的态度,在南方周末发起的这份中国城市领导绿色意识问卷调查中,亦有鲜明体现。

      借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的契机,南方周末向40名市长(副市长)、林业局长(副局长)发出关乎林浆纸项目的调查,回收36份有效问卷,覆盖东北、华北、华南、西南、华东各地。



      林纸浆项目不仅没有消失,而且在中国的许多省份安然落地,并悄然扩张 (南方周末记者 吕宗恕/图)

      出乎记者意料的是,除了一位武汉官员可能因为湖北正为毁林所争议,而严肃地截下了现场问卷外,其他省份的官员并不认为这些问题敏感,都乐意作答。

      在笼统问及林浆纸项目对环境的危害时,超过半数答卷者态度乐观,认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并不矛盾,造纸业可以实现二者和谐”,但也有两成答卷者选择该项目是“对环境有污染威胁的产业,要严加控制”。而包括三门峡市市长、西昌市市长、广元市市长在内的近30%的人直接认为该项目是“短视行为,不足取”。

      问及对于该项目所匹配的速生林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隐忧时,共识更高,超过70%的受访者,即26位市长、局长,认为“广泛种植单一树种,不利于生物多样性,应有所控制林浆纸项目”。还有一成半的人反对在推进林浆纸项目中实施剃光头式砍伐,认为如果侵害了原承包业主或农户利益,就不宜强推。之所以选择此项,有作答者这样解释,没有引进林浆纸之前,林权改革已进深水区,基本上都是分林到户,假如百姓不愿意把林地流转给造纸企业,也不愿意毁林造林,那么政府更不能知法犯法。

      戏剧性的局面在第三个问题,问及“您是否会在自己所在城市优先考虑这样的产业”时,超过60%的官员显示出了踌躇,表示“不确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此答案正意味着,面对可能拉动经济增长的林浆纸项目,市长们欲罢不能,但也左右摇摆。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