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我国有望提出首个“核安全观”
我国有望提出首个“核安全观”
  • www.chemmade.com
  • 2014-03-24 13:50:25
  • 新京报

  •     3月24日至25日,习近平主席出席在荷兰海牙举行的第三届核安全峰会,或将提出中国的“核安全观”。这将是中国首次公开提出“核安全观”,也是世界各国中第一个提出“核安全观”。自从2010年第一次召开核安全峰会,中国国家主席已经连续三次参加了峰会。作为一个有核大国,中国参会都谈些什么?

        
        核峰会关注什么? “防止恐怖分子利用核材料”
        
        从24日开始,为期两天的第三届核安全峰会将正式开幕。来自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的50多位领导人将齐聚海牙。此次核安全峰会以“加强核安全、防范核恐怖主义”为主题。
        
        中国新生经济研究院院长郭夏解释称,峰会主要涉及核武器、核材料和核设施的安全。他说:“主要是军用反恐,防止恐怖分子利用核材料来进行恐怖活动。”
        
        反对和防范“核恐怖主义”是三届核安全峰会上几乎不变的主题。据新华社报道称,恐怖分子一直期望获得核材料。荷兰媒体近期援引荷兰国家安全和反恐组织协调人斯霍夫谈话指出,制造核弹是非常复杂的事情,“如果拥有足够多的普通放射性材料并且与炸弹相结合,恐怖分子或许无法制造出核弹,但却能制造出形成大面积辐射威胁的脏弹。这是目前世界安全的重大挑战”。
        
        在现实生活中基本还没出现恐怖分子的核威胁,但重大核恐怖事件一旦发生,将引发灾难性后果。
        
        中国关心什么? 提高全球核材料、设施安全水平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李保东强调,中方对此次峰会有两大期待,一是希望此次峰会能够承前启后,巩固前两届峰会成果,凝聚新共识;二是希望进一步推进各国合作,提高全球核材料和核设施安全水平,推动核能合理开发利用。
        
        郭夏认为,以前对于核材料丢失等问题,关注并不算太多。从中国来讲,为了治理大气污染,大力发展核电将会成为一个重要的趋势。核材料的管理也要加强防范,会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郭夏表示:“在峰会上,目前中国更关心的应该是防止恐怖分子利用核材料搞核爆炸等恐怖活动。另外,习近平主席出席会议,也体现了中国作为大国的担当和更多地承担维护世界和平使命的责任感。”
        
        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秘书长陈凯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表示,现在的情况是国际上缺乏一个普遍适用的核安全机制,核安全机制应是峰会讨论的一个重点。中国可能在这次峰会提出一些既有中国特色、又能推动国际合作的主张。
        
        中国有何“成绩单”? 房山建立核安保示范中心
        
        核安全峰会的历史并不长。作为有核大国,中国对核安全峰会一直予以高度重视。中国积极参与了首次核安全峰会的筹备进程。4年来,中国国家主席连续三届参加峰会。
        
        2010年,胡锦涛主席发表讲话称,切实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核安全能力,并且表示中国正在考虑在华设立核安全示范中心。在那次峰会上,胡锦涛主席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了长达一个半小时的双边会晤。
        
        2011年,中美两国签署合作备忘录,正式开启了在华合作建立核安保示范中心的进程。如今,示范中心落户北京房山,是中美两国政府迄今为止在核领域直接投资的最大合作项目,计划于2015年竣工。
        
        2012年,韩国首尔,胡锦涛主席参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在此次荷兰海牙的核安全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将首次公开提出中国的“核安全观”,也是世界各国中第一个提出“核安全观”的国家。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可以预料的是,习近平主席首提的‘核安全观’,将立足中国、放眼全球、契合共同,并充分体现共同、平等、合作、效率等内涵。”
  • 文章关键词: 第三届核安全峰会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