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西气东输加快推进上海能源结构调整
西气东输加快推进上海能源结构调整
  • www.chemmade.com
  • 2014-03-05 10:26:29
  • 中国化工制造网
  •     截至3月3日,西气东输一线和西气东输二线已分别通过白鹤末站和金山末站向上海供应天然气224亿立方米,相当于超过2850万吨标煤。而位于上海市区金沙江路上的3座煤气包,2014年下半年将被拆除。
        
        随着上海能源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天然气推广力度不断加大,每年平均有20万到30万户居民完成人工煤气向天然气转换。截至2013年年底,上海天然气用户达550万户,人工煤气用户则降至33万户,还有逾200万户液化气用户。
        
        煤气包学名煤气储气柜,是用来储存人工煤气的钢质圆柱形建筑。上世纪60年代,大多数上海市民家里烧的还是煤球炉。从70年代起,上海开始大规模普及人工煤气。到90年代,人工煤气用户已达237万户,全市人工煤气供应量达18.7亿立方米,最高煤气日用量超过800万立方米。
        
        10年来,随着西气东输等天然气管道项目的建成投产,清洁的天然气走进上海百姓家。上海市开始逐步推进天然气转换人工煤气。1999年,上海市天然气供应量为1.1亿立方米,这一数字在2013年达到68.1亿立方米,在一次能源中占比约10%。到2015年年底,上海市内的煤气包将被全部拆除,煤气包将尘封在上海市民的记忆中。预计今年上海市天然气利用量将达到73亿立方米左右。
        
        2013年以来持续出现的雾霾天气,促进了上海市天然气利用的提速。去年冬天以来,上海减停燃煤机组,增加天然气机组并网发电,天然气日供应量创历史新高,达到3097万立方米,其中发电用气达1082万立方米,占比35%。
        
        目前,上海已形成西气东输一线、西气东输二线、洋山液化天然气(LNG)、川气东输及五号沟LNG等多气源供应格局,有效保障了各类用户的用气需求。其中,西气东输管道系统向上海供气量年年攀升,从2003年的153万立方米跃升至近3年来的30亿立方米。
        
        正是因为西气东输等能源管道的安全、稳定供气,目前,天然气在上海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由2004年的不足4%快速增长至9%左右,有效保障了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能源,有力地促进了上海能源结构的不断优化。
        
        据悉,2014年,上海市将加快推进天然气替代燃煤、燃油等,加快淘汰人工煤气。在上海居民能源结构中,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所占比重将越来越大。
  • 文章关键词: 西气东输上海能源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