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化肥行业产能过剩 产业转型升级
化肥行业产能过剩 产业转型升级
  • www.chemmade.com
  • 2014-02-10 10:12:06
  • 中国化工制造网
  •     化肥行业产能过剩导致市场供过于求,积极发展新型肥料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必然选择新型肥料市场持续扩大,特别是旱作农业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导致对长效肥、水溶肥需求激增。新型肥料之所以新,还在于服务新。当前肥料企业农化服务水平低,行业发展模式尚需完善。
       
        按照我国传统用肥习惯,每年3月至5月的春耕、7月夏播和10月秋播期,国内化肥市场都会呈现量价齐升的旺季特征。但2008年以后,市场却连续出现了旺季不旺的反常走势。根本原因是整个化肥行业产能过剩导致市场供过于求。积极发展新型肥料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化肥行业必然选择。
       
        目前,我国新型肥料企业已超2000家,占全部肥料生产企业总数的25%左右。尤其最近2年,从农药跨界进入化肥行业的企业很多,尽管跨界动机各不同,但他们大多瞄准了新型肥料这片“蓝海”。因为新型肥料既能促进粮食增产稳产,减少人工投入,也能保护环境,市场前景广阔。
       
        从政策环境来看,随着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要求日趋严格,发展对环境友好的新型肥料是方向。《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把新型肥料列为农业领域优先发展方向。去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启动高效缓释肥料使用补助试点,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支持高效肥使用。
       
        从市场供需来看,新型肥料的小肥种从建设到投产仅需上亿元,相比传统肥料动辄几十亿的投入,具有成本优势。如今,农民更加重视肥料质量,对肥料的功能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能增产,而且能保苗、防病、改土等。新型肥料自然成为不少农民心中的优质肥料。
       
        近年来,新型肥料市场持续扩大,特别是旱作农业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导致对长效肥、水溶肥需求激增。但总体看,新型肥料施用比例仍较小,且应用主要集中在收益相对较高的经济作物上,难以走进大田。尤其普通种植户,要在短时间内接受价位相对较高的新型肥料比较难。但我国有种粮大户68.2万户,经营全国7.3%的耕地,产出全国12.7%的粮食;全国粮食生产合作社有5.59万个,经营全国4.0%的耕地,产出全国8.2%的粮食。这些新型经营主体普遍有采用新型肥料的动力和实力。
       
        新型肥料之所以新,除了功能新,还在于服务新。当前肥料企业农化服务水平低,行业发展模式尚需完善。大部分化肥企业仍局限于生产领域,主要依赖资源投入和产能扩张,企业农化服务不适应现代农业测土配方、精准施肥的需要,造成施肥不科学。今后要提升农化服务水平,推动开展测土配方,实现精准施肥,最终实现减少过量施肥、降低面源污染。
  • 文章关键词: 化肥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