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山东省枣庄市副市长吴承鉴向记者表示,煤化工产业近日被确定为枣庄市替代产业,枣庄将通过打造滕州、薛城两个产学研平台,加快当地煤化工产业的发展。
今年3月,枣庄市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枣庄市委、市政府适时提出了城市转型战略,计划把煤化工作为煤炭产业的接续产业,并且编制了《枣庄市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十一五”末至“十二五”)》。据吴承鉴介绍,目前,《山东省化学工业调整振兴规划 (2009~2011年)》也已经将枣庄的煤化工产业集群列为山东省四大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之首。从2009年起,山东省财政将支出2000万~5000万元加快滕州、薛城两个平台的产学研研究。
据了解,枣庄目前已有煤化工企业16家,固定资产总额100多亿元,生产20多种煤化工系列产品。主要产品年生产能力为:甲醇77万吨、醋酸60万吨、甲醛30万吨、聚甲醛8万吨、尿素105万吨、焦炭376万吨,基本实现了上下游产品均衡发展的良性态势。
吴承鉴表示,今后枣庄将围绕产业深化做文章,按照“稳定尿素,做大甲醇,做深醋酸,储备开发二甲醚、烯烃”的发展路径,推进煤炭初级产品加工业向精加工、深加工和综合开发方向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