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产能供大于求 市场将持续低迷
www.chemmade.com
2013-03-04 10:36:28
中国能源报
近期,有国内煤炭市场“风向标”之称的秦皇岛港煤炭库存一度突破强制疏港警戒线,逼近1000万吨的库存极限;海关总署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我国进口煤炭3055万吨,同比增加56.3%;持续的雾霾天气,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措施进一步控制煤炭消费,所有这些使原本低迷的煤炭市场更是雪上加霜。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受国内外经济增速放缓及国际能源结构变化影响,国内煤炭市场将进入一个长期的买方市场,煤炭价格大幅上涨的局面恐难再现。
不过,刚刚出台的《煤炭产业政策》(修订稿)对煤炭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出具体要求,明确表示未来发展必须要解决结构性过剩的问题,在此背景下,价格暴跌的情况一般也不会出现。
煤市持续低迷
秦皇岛煤炭网数据显示,从1月27日的674.3万吨到2月1日的800.8万吨,短短5天有中国煤炭市场“风向标”之称的秦皇岛港煤炭库存就突破了强制疏港警戒线,逼近1000万吨的库存极限。虽然此后其库存有所下降,但仍在760万吨的高位附近徘徊,与此同时,唐山港、曹妃甸港等其他环渤海主要发运港口煤炭库存也普遍处于偏高状态,截至2月17日,环渤海四港煤炭库存量为1966.3万吨,除国投曹妃甸港煤炭库存量有所减少外,其他三港均有所增加,煤炭的大量压港,使环渤海动力煤价连续九周下跌,最新一期环渤海地区发热量5500大卡动力煤的综合平均价格报收625元/吨,创造了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发布以来的最低水平。
“受大雾封航和春节放假等因素影响,市场氛围相对冷清,下游来港拉煤也进入传统瓶颈,煤企也开始停产放假。目前煤矿基本处于消化库存阶段,而高耗能企业开工率降低,煤炭日耗有所下滑,电厂库存出现用煤旺季反而增加的态势,煤价低位震荡。”中宇资讯分析师徐彬说。
此外,自2012年10月以来反复出现的大面积、严重的雾霾天气,已经引起全社会及政府的高度重视。新一届政府倡导转型,倡导绿色GDP,倡导建设美丽中国,煤炭消费势必受到更为严厉的控制。据了解,部分省市如北京、江苏等已经开始对如何控制本地煤炭消费展开讨论。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数据表明,去年全国煤炭产量36.6亿吨,同比增长4%左右,增速同比回落4.7个百分点。全国主要港口煤炭发运6.2亿吨,下降5.4%。
中煤协认为,虽然2013年我国仍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的重要发展战略机遇期,煤炭需求将有新的增长点,但是,受国内外严峻复杂形势影响,经济运行中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依然较多,对煤炭工业发展影响不可低估。
进口再创新高
从2012年4月份开始,我国煤炭进口量一路攀升,不断刷新历史单月新高。2012年12月份,我国煤炭进口量3511万吨,较11月大幅增加613万吨,环比上涨21.2%,同比增长31%。2012年我国累计煤炭进口2.89亿吨,同比增长29.8%。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月我国进口煤炭3055万吨,同比增加56.3%,再创历史新高。
据了解,2012年我国煤炭的对外依存度为7.6%,比2011年的5.3%有所上涨。虽然我国煤炭的对外依存度目前仍处于较低水平,但是煤炭进口量的持续增长,对国内煤炭市场已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导致国内动力煤价格上涨受进口煤炭价格压制,2012年5月份之后,中国煤炭价格快速下行便是最好的例子。更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国内煤炭市场实行市场化后,国内动力煤价格开始市场化运行,受进口煤价格影响将更大,国内煤价有可能向进口煤价格靠拢,缩小两者之间的价格差距。进口煤价与国内煤价差距的缩小,将使下游耗煤企业得到更好的利润空间,下游耗煤企业在国内煤炭与进口煤炭的需求上也将有更多的选择。
由于国际经济形势持续低迷,中国成为煤炭贸易商争夺的大市场。与国内煤炭价格相比,进口煤仍有较高的性价比优势。市场分析人士指出,从今年开始,月进口量维持在3000万吨左右或将成为常态。
产能供大于求
虽然《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要优化能源结构,其中,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1.4%,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重达到30%。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7.5%,煤炭消费比重降低到65%左右。但业内人士认为,受资源禀赋影响,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基础地位很长时间内难以改变,目前想要实现煤炭消费占比下降的目标,尚存一定难度。国际能源署此前发布的报告也认为,中国短期内难以摆脱对煤炭的依赖。
从煤炭供应情况看,“十一五”以来,我国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2.2万亿元,经过多年大规模的煤炭投资、资源整合和技术改造,煤矿产能大幅度提高。据统计,截至2011年末,我国煤炭产能已经达到39亿吨左右,在建规模11亿吨,全国现有煤矿和在建煤矿总产能超前问题比较严重,根据测算,2013年煤炭产能可能达46.3亿吨,将大幅超过需求41.2亿吨。煤炭供大于求的现象仍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存在,随着煤炭供应能力持续提高,今后产能过剩可能会成为常态。
在开滦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张文学看来,近几年煤炭行业的投资太大,电力、冶金甚至水泥、化工等企业都往煤炭领域投资,到2015年,煤炭行业将有10亿吨的产能消化不了。山东能源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卜昌森认为,“十二五”后三年是煤炭产能集中释放期,预计平均每年将有4-5亿吨产能释放,而同期每年消费增量只有2亿吨左右,供过于求形势严峻。过去十年那种高投入、高产出、高盈利的发展模式将难以为继,煤炭产业将由以往的投资驱动进入创新驱动阶段,黄金十年期间形成的行业格局将逐渐松动,企业间逐步由产量和规模的竞争转向创新能力的竞争。
文章关键词:
煤炭 、能源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