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吉林石化电石厂氯磺化
聚乙烯(CSM)装置历时14个月的增产改造,顺利产出合格产品。该装置规模是目前亚洲最大,经过此次改造,该装置设计年产能已达3000吨。
CSM广泛应用于国防、航天、化工等行业,附加值高,一直是该厂的拳头产品。但由于产品生产所需的溶剂——四氯化碳是国家环保总局限制使用的化学品,目前国家每年给该公司的四氯化碳配额为180吨,这样就大大限制了氯磺化聚乙烯产品产量。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问题,该厂于近年多次对溶剂替代进行攻关,并于2011年初通过了工业化试验。
溶剂替代的试验成功,使长期制约该产品生产的瓶颈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去年该厂投资1976.03万元,对装置开始新一轮的增产改造。改造主要对凝聚、挤压单元设备进行更换,按照新型混合溶剂的生产工艺要求重新进行设备配置,对现有工艺技术路线进行全面优化。同时,通过改造达到降低四氯化碳消耗,提高产品产量,提升技术水平,改善员工操作条件的目的。
据项目改造负责人聂金泉介绍,此次改造可将四氯化碳吨消耗由目前的260千克降低至100千克,不仅产量增加一倍,而且效益也将翻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