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化工业斥巨资推进国际化经营及扩张
www.chemmade.com
2012-11-15 09:47:13
中国质量报
化工业是德国第4大支柱产业。该行业总营业额逐年增加,其3大优势领域是基础有机化学品、初级塑料产品及药品。这3个产品领域都占到德国化工生产总量的15%-20%之间。
德国化学工业强大的动力很大程度上源自其长期投资,拥有为数众多的世界级大型化工企业,其中BASF(巴斯夫)公司是世界最大的化学企业,Bayer(拜耳)公司也在世界大型化工企业中名列前茅,Degussa(德固萨)公司是世界最大的精细化工品生产商,Henkel(汉高)公司是世界第3大日用化工品生产商。
多年来,德国化工业一直坚持国际化经营及扩张的战略。BASF(巴斯夫)公司拥有的6座“一体化”生产基地,除本部及比利时安特鲁普各1座外,有4座在海外,位于中国南京扬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责任公司也已于2005年6月投入商业运营,此后不断追加在华投资,为占领亚太市场布局。
今年4月,德国化工协会主席劳斯·恩科表示,2012年化工行业的产量将基本与去年相同,维持较高的水平。化学品价格的上涨趋势将有所缓解,预计平均涨幅为1%。同时,2012年化工行业的总销售额将增加1%,达到1860亿欧元。在经历过连续两年的迅速增长后,2012年德国化工行业将暂停增长。
德国化学工业协会9月间表示,尽管目前经济环境极其艰难,德国化工和医药生产商还将进一步增加今年的研发投资。
据称,今年德国化工行业研发投资约为92亿欧元,较2010年增加了6.5%。德国化学工业协会研究和科学部门负责人、巴斯夫董事会成员安德烈亚斯·凯迈业表示,德国化学品和药品行业是该国最具创新性的工业部门。德国化工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强势地位也主要体现在其持续的研究和创新能力上。
德国拜耳公司不惜斥巨资投放到亚洲市场,以图扩张在该地区业务。2010-2015年间,拜耳在亚太地区实物投资将达到18亿欧元。拜耳尤其专注中国,因为中国已成为其在亚太地区的最大市场。拜耳的董事长德克斯宣布,德实行能源转型将导致电价快速上涨,德国对高能耗的化工行业的吸引力逐步下降,拜耳正在考虑将生产基地向中国等新兴市场转移。他表示,拜耳将在中国等新兴国家加大投资,创造超过2500个新就业岗位。2011年底,拜耳宣布削减4500个岗位,其中1700个在德国,节省的开支将用于开发新药品、植物保护剂以及对新兴国家投资。
德克斯说,拜耳在华目标是,使营业额在去年29亿欧元的基础上至2015年翻一番到60亿欧元。拜耳同时希望在亚洲其他国家有较大斩获,比如在印度营收从去年的5亿到2015年提升至10亿欧元,日本从将近20亿扩大到24亿欧元。
一项研究表明,德国化工行业未来20年还将明显察觉到对像中国这样的新兴国家有利的增长放缓。10月5日,德国化工协会和经济研究所公布了一份研究报告称,德国的化工产品至2030年每年的增长率将为1.8%。克劳斯·恩科称,这一增长率虽然较德国工业和整体经济增长率要高,但是与全球化工行业增长率相比仍然要略逊一筹。这份研究报告指出全球化工需求至2030年每年平均将强劲增长4.5%。
德国化工企业也将从化学品继续大量出口至国外的发展中获益。研究报道指出,未来20年德国化工对出口的依赖还将增长。2011年德国化学产品中有52%是为出口至国外而生产,到2030年这一比例将上涨至约60%。未来20年中国也有可能紧随法国成为德国化学产品第二重要出口国。
文章关键词:
德国化工业 、巴斯夫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