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戊橡胶谨防“好前景”引来大干快上
www.chemmade.com
2012-10-22 10:44:33
中国化工制造网
中国化工制造网讯 自2010年我国异戊橡胶工业化实现“零”的突破以来,异戊橡胶的产业化发展逐步走上了快车道。然而,今年以来天然橡胶不断下行的市场行情,使笔者不禁想提个醒:面对人人看好的光明前景,异戊橡胶生产企业莫忘低头看好脚下的路,只有这样才能走得更稳健。
诚然,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以及技术的不断进步,异戊橡胶有着光明的发展前景。首先,我国天然橡胶自给率严重不足。据海关统计,2011年我国进口天然橡胶210万吨,较2010年增加13%;今年上半年进口量为98.6万吨,又比去年同期增加12.8%。而作为天然橡胶最为适合的替代品,2011年我国异戊橡胶表观消费量为7.25万吨,总产能却仅为4.5万吨。供需缺口是刺激异戊橡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其次,工业化技术不断取得突破,使异戊橡胶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成为可能。目前吉林石化研究院和中科院长春应化所、中石化、青岛伊科思等企业均取得异戊橡胶工程化的成功并建成工业装置。
再次,近年来我国乙烯工业的快速发展,可以提供更多的碳五资源,从而为生产异戊二烯、进而生产异戊橡胶提供了原料保障。
然而,利好的市场前景往往容易引发盲目过热的投资倾向。对此,笔者认为,在市场引导下的产能扩张大潮中,大干快上不是关键,而应该审时度势,从以下三个方面把握新兴的异戊橡胶产业的健康发展方向:
一是突出与天然橡胶相比的价格优势。天然橡胶作为一种重要的大宗原料,其价格波动与国内外经济环境以及自然条件息息相关。作为天然橡胶的替代原料,当天然橡胶价格一路上扬时,异戊橡胶自然会赢得青睐;但当天然橡胶价格齐平甚至低于异戊橡胶价格时,异戊橡胶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欧美国家受天然橡胶价格下跌影响而纷纷关停异戊橡胶装置就是前车之鉴。因此,通过技术攻关等多种方式降低生产成本,突出异戊橡胶价格的比较优势是业内应引起重视的问题。
二是持续提高异戊橡胶的性能。目前,尽管我国在稀土异戊橡胶合成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一些中试产品可以做到替代40%的天然橡胶并被成功应用于全钢载重子午轮胎。然而,通过稀土催化合成的异戊橡胶与天然橡胶相比,在性能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其顺式-1,4结构含量、胶液黏度、门尼黏度等性能指标还有待改善。如何进一步完善异戊橡胶的综合性能,提高合成材料的整体竞争力,应是相关企业应关注的焦点。
三是合理规划,避免“一窝蜂”上马带来新的产能过剩。在这方面,笔者认为,除了相关部门要注意科学布局之外,还应该引导企业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当前,我国不少化学品存在中低端产品过剩、高附加值产品缺失的问题。异戊橡胶作为化工新材料,其发展方兴未艾,需要政府、行业和企业共同努力,从一开始就要注重差异化发展,既要发展通用材料,又要发展能够满足特种制品需求的高性能材料产品,积极拓展下游应用领域,引导异戊橡胶产业发展走上健康可持续的道路。
文章关键词:
异戊橡胶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