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新一轮煤化工投资热将引爆配套市场
新一轮煤化工投资热将引爆配套市场
  • www.chemmade.com
  • 2012-10-11 10:43:12
  • 中国化工制造网
  •     中国化工制造网讯  最近,由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编制的《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规划》以及《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政策》已通过国家发改委主任办公会,并将发布实施。其中,包括气化技术、合成技术、大型设备等18项重点示范内容以及内蒙古、新疆等11个省区15个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这一消息再次引起了所有装备制造企业的高度关注。
       
        与传统的煤化工、石油化工相比,新型煤化工设备更为庞大复杂,制造、焊接、运输、安装难度大,精度要求高,“十一五”期间,都是大型装备企业参与煤化工示范项目的制造。那么,中小装备企业又是如何想、如何做的呢?为此,近日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记者了解到,“十二五”期间,煤化工产业申报投资额超过2万亿元。装备投资约占煤化工项目总投资的50%,如果这些投资到位50%的话,煤化工装备的投资就将超过5000亿元。
       
        “煤化工市场很大,我们也很想进入,但受制造能力的限制,超过100吨的单台设备我们就做不了。由于企业知名度小,进入煤化工市场很难拿到订单,即便参与进来也只能加工小型设备。”山东某高压容器公司总经理向记者表示。他的心声也代表了绝大多数中小装备企业的心声——面对巨大的煤化工装备市场,既羡慕、憧憬,又无奈、犹豫。
       
        对此,苏州海陆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徐元生则认为,煤化工生产越来越大型化、规模化,相应的装备也需要大型化,装备制造企业如果仅仅是小打小闹,发展之路只能是越走越窄。
       
        中科合成油工程有限公司技术顾问唐宏青也认为,现在的大型煤化工项目都是选择大型装备制造商,那些没有参与过大项目的装备制造企业,先要在小项目上做好工作,积累业绩和信誉,取得用户的信任后,再参与到大项目中去,这也是企业发展必须走的一条路。
       
        那么,这样巨大的市场,中小装备企业是否无缘参与?一些中小型装备企业通过走技术创新和特色之路,用实际行动给出了很好的答案。
       
        张家港市华菱化工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24米长热处理炉,最大起重量200吨,卷板机最大热卷厚度140毫米的中型装备制造企业。该公司营销经理姚明向记者介绍,从2008年起,他们进入了煤化工市场,2009年为通辽金煤化工有限公司煤制乙二醇装置制造了冷却器、换热器;为河南永金化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煤制乙二醇项目加工制造了加氢反应器进料加热器等。
       
        “去年10月开始,我们为宁波禾元化学有限公司180万吨/年甲醇制烯烃装置、50万吨/年乙二醇装置制造了冷却器、换热器等共5000多万元的设备。”姚明高兴地说:“我们与科研设计单位紧密合作,破解了加工装备投入与订单不同步的营销难题。”华菱化工机械公司与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华电万吨级甲醇制芳烃工业试验项目中轻烃汽化器、甲苯塔再沸器、甲苯过热器的开发制造,为他们以后赢得市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05年成立的云南大为化工装备制造有限公司通过与中国五环化学工程公司合作,在大型煤气化炉和高温高压飞灰过滤器的开发制造中,引进国外先进制造技术并进行二次开发,掌握了大型重化工设备国产化制造关键技术。他们在30万吨/年尿素关键设备整体式多层包扎尿素合成塔的开发制造中,与昆明理工大学合作,采用整体多层包扎结构和新的安全检漏装置,消除了传统产品的安全隐患,赢得了用户信赖。他们在短短的3年之内取得了国内一些化工装备制造企业历经几十年才能取得的业绩。
       
        大连金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董树森认为,中小企业靠价格战不是发展之路,要进入煤化工领域只有走特色之路,设备不在大,而在精,有自己的特色产品,做核心的专有技术设备,这样才有竞争力。
       
        兰州长征机械有限公司是专业生产空冷式换热器的企业。该公司经营销售部营销经理徐锋向记者介绍,从加工高压空冷器开始,他们已经在煤化工行业内加工制造了400多台空冷器,而且在特种材料、高压空冷方面也形成了自身的特色。
       
        同时,业内专家也提醒中小装备企业,在进军煤化工市场时,硬实力与软实力应当同步提高,比如热处理、焊接人才等软实力也是很重要的。
  • 文章关键词: 煤化工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