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合成润滑油产品有望实现国产化
www.chemmade.com
2012-09-20 10:01:46
中国化工制造网
中国化工制造网讯 我国高端合成润滑油产品一直严重受制于人的局面可望改变。记者昨日从西安艾姆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了解到,由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全合成润滑油(基础油),不仅黏度指数高于现有国际平均水平,且拥有倾点低、抗氧化、耐腐蚀、绿色环保等优点。
目前,该产品已进入工业化中试阶段,艾姆公司正在调试中试设备,针对产品应用领域及产品品种,进行细化与完善,为产业化做准备。
润滑油在工业上用途广泛,我国每年润滑油需求量约为950万吨,绝大多数为石油炼制生产的传统矿物质润滑油。由于传统润滑油为混合物,分子大小不一,物质成分各异,润滑效果较差。合成润滑油作为新型高端产品,核心技术一直被英、美等发达国家垄断。目前,欧美合成润滑油占市场使用比例超过50%,而我国仅为15%,基础油依然严重依赖进口,国产化率不足3%。
据公司技术负责人王静介绍,经过1年多反复试验、研究,新一代全合成润滑油(基础油)技术攻关取得成功。这种润滑油由烯烃聚合而成,黏度指数在140~180,最高可达210。这不仅高于化石润滑油的90~100,也达到甚或超过了美国石油学会(API)、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的润滑油国际标准。同时,该润滑油低温性能优越,倾点在-60℃~-50℃,保证了低温条件下的流动性,从而保护了发动机在极低温度下正常运转。
经西北大学、陕西省石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凝胶渗透色谱、核磁共振检测,该产品基础油分子大小均一,可极大地降低摩擦系数。“这些还只是基础油的检测结果,若用添加剂调和后,黏度指数等指标将更高,可应用于航空、汽车、军工、机械、精密仪器等领域。”曹江玉告诉记者,如将纳米材料技术应用在该润滑油产品中,纳米材料随润滑油作用于机件表面,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摩擦系数将大大降低。同时,纳米粒子渗透到金属表面凹痕和微孔中,形成保护膜,具有极强的机械抗磨损性能,纳米材料的物理特性也能得到有效发挥。他表示,国外合成润滑油也采用聚合反应技术,但艾姆公司的工艺更加简化。目前,公司已获得了国家5项发明专利初审合格证书。
文章关键词: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