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行业准入条件》发布将加快资源整合
www.chemmade.com
2012-08-14 14:40:17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化工制造网讯 为有效保护稀土资源和生态环境,推动稀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工信部日前正式发布了《稀土行业准入条件》和《稀土企业准入公告管理暂行办法》。相关机构和人士认为,《准入条件》为淘汰已有落后产能和新增产能审批提供了统一的标准,有望加速行业整合,推动行业快速健康发展。
《准入条件》给稀土企业设置了生产规模、工艺、装备三道准入门槛。在生产规模方面,规定了混合型稀土矿、氟碳铈矿和离子型稀土矿三类矿山企业的生产规模分别不低于20000吨/年、5000吨/年和500吨/年,对应的独立冶炼分离企业生产规模不低于8000吨/年、5000吨/年和3000吨/年,稀土金属冶炼企业生产规模应不低于2000吨/年。
根据以上标准,全国将近20%的产能或将被淘汰。而国都证券认为,稀土资源较分散的江西、四川和湖南等地将有30%以上的产能被挡在门槛之外。以江西为例,江西省稀土分离企业大部分是中小型企业,全省稀土分离企业约有14家,离子型稀土矿分离总产能约16700吨/年,离子型稀土矿分离企业的平均分离能力远低于3000吨/年的准入门槛,受准入条件影响较大。另外,为防止部分企业为达到准入门槛而进行突击性投资的情况,《准入条件》还规定,稀土开采、分离和冶炼等各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不得低于20%。稀土企业准入门槛的确定,将使资源进一步向优势企业集中,降低区域稀土资源整合的难度。
《准入条件》规定,禁止开采单一独居石矿。业内人士认为,独居石矿富含稀土元素铈和镧,但其中含有的钍元素具有较强放射性,对环境污染较大。
在工艺及装备方面,混合型稀土矿、氟碳铈矿开发应建有完备的“三废”处理设施,以及专门的废石场和尾矿库。离子型稀土矿开发应采用原地浸矿等适合资源和环境保护要求的生产工艺,禁止采用堆浸、池浸等落后选矿工艺。稀土冶炼分离项目不得采用氨皂化等国家禁止使用的落后生产工艺。稀土金属冶炼项目不得采用湿法生产电解用氟化稀土生产工艺、稀土氯化物电解制备金属工艺。业内人士认为,稀土生产过程相应标准的确立,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将降低企业生产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
文章关键词: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