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制烯烃盈利空间有限 上马前先算清帐
www.chemmade.com
2012-08-09 09:49:18
中国化工制造网
中国化工制造网讯 自从煤制烯烃项目在国内投产并商业化运营后,煤制烯烃被外界普遍认为经济效益好、有前景。日前,国内一家煤制烯烃企业公布了上半年经营情况,根据其销售收入和利润,可以得出利润率达到20%,煤制烯烃项目经济效益好似乎再次得到了验证。然而,煤制烯烃具有资金和技术密集的特征,资金投入等固定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较高,而国内企业在进行项目可行性分析时,没有把巨额资金成本等因素考虑进去。综合分析,煤制烯烃项目盈利空间并不如大家想象的那样大。
目前业界测算的煤制烯烃的盈利空间,普遍是按照原料煤280元/吨的内部调节价格计算的,烯烃成本约5500元/吨,聚烯烃成本7400~7500元/吨。不包括资金成本,每吨聚烯烃盈利2000元~3000元。正因如此,外界也形成了煤制烯烃经济效益好的印象,从而纷纷上马煤制烯烃、甲醇制烯烃项目,以致在很短的时间内,国内在建和规划建设的煤制烯烃产能就超过1800万吨/年,加上国家和各地核准的示范项目,目前国内在建、拟建和处于规划阶段的煤制烯烃项目达到29个,累计产能超过2000万吨/年。
而这样的利润测算方式是值得商榷的。一些企业在进行煤制烯烃项目技术经济分析时,有两笔资金成本账没有计算,一是项目贷款没有计算进去,二是自有资金的利息及贬值没有考虑。一个180万吨/年煤制甲醇再生产60万吨/年烯烃的项目,投资额在200亿元以上,贷款年利率如果按照6%计算,还贷期10年,则每吨聚烯烃产品要增加资金成本4000元,如果还贷15年,每吨聚烯烃产品增加资金成本3000元。也就是说,如果算上资金成本,每吨聚烯烃产品的成本将超过万元大关,比石油路线产品市场价格略低或者持平。
如此算来,煤制烯烃盈利空间其实并不大,可以说是利润微薄甚至有可能亏损的。中科合成油工程公司技术顾问唐宏青、延长石油集团西湾煤化工项目技术顾问李佩玉等一批专家都支持上述观点,认为对煤制烯烃技术经济分析应重新考量。
另外,目前包括煤制烯烃在内的煤化工项目,在进行经济评价时,通常的假设前提是产品能够全部在市场上以预期的价格卖出。而项目建成后,未必真的能够实现这一假设。
如果未来国内开征碳税,也将增加煤制烯烃的成本。据专家测算,每吨煤制烯烃产品比石油制烯烃产品多排放7吨碳,一旦征收与碳排放相关的环境税,将增加煤制烯烃成本2000元/吨。
煤制烯烃项目一般都远离市场,运输成本也较高,比如今年5月神华包头型号为L5E89的产品出厂价为9600元/吨左右,但到华东地区运费就要550~650元/吨,成本优势明显削弱。
因此,业界应理性认识煤制烯烃项目的盈利空间,盲目上马煤制烯烃项目将面临巨大的投资与市场风险。
文章关键词: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