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价格对停产检修产生“抗体”
www.chemmade.com
2012-08-02 10:02:35
南方都市报
中国化工制造网讯 产能过剩需求下降,大宗维生素原料E、A、C出口均价近几年总体呈下降趋势。
擅于靠停产检修提振价格的维生素行业,正在迎来维价失灵的困难时期。
来自医药统计网的数据显示,进入7月份以来,维生素市场行情总体依旧看跌,其间虽然浙江医药公开放言将在8月份停产检修一个月,但此举并未给处于下滑状态的维生素企业带来多少提振价格的作用。
由于产能过剩,且需求情况不如从前,有专家指,在维生素限产政策尚未被严格执行之前,维生素低迷行情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停产预期再现
7月21日,国内维生素E、维生素A龙头企业浙江医药发布公告,决定于8月初起对下属主要生产企业新昌制药厂、绍兴袍江维生素厂进行全面停产检修。
浙江医药的上述动作,在业内分析人士看来,其他厂商的停产肯定将随之跟进。
“虽然这在短时间内可对维生素E、维生素A的价格构成支撑,但是由于下游饲料行情回暖迹象不明显,能否保价还需继续观察。”国内一位医药分析师如是称。
来自医药统计网的数据显示,不论是进口还是国产维生素E,价格都在下降中。进口维生素E的价格在2009年10月中旬高达495元/克,而在2010年11月份却戏剧化跌至83元/克,虽然后来价格一度上涨至300元/克,仍然没能停止降价的脚步,至今已降到115元/克,并仍存在着继续降价的可能。而国产维生素E只在2008年7月达到225元/克,该价格仅保持了19天,这是2005年以来的最高价位。2009年以来,维生素E的价格再也未能达到200元/克以上,最新报价为105元/公斤,回到年初水平。
维生素A的月出口均价近几年也总体呈下降趋势,2008年秋冬季节的均价达到30美元/kg以上,从2009年4月起,均价都在20-27美元/kg波动。目前最近的出口价已经跌至15美元/kg.
另一个维生素家族的代表性品种维生素C的价格变动情况也与维生素A和E类似。从2008年下半年以来,维生素C虽然价格在短期内有小提高,总体仍呈下降趋势。2008年6月下旬,V C粉(国产,99%)曾一度达到135元/克,而在今年5月中旬这一价格已经跌至24元/克 。包膜V C (国产 ,97%)历史最高价格达到140元/克,而在今年5月下旬跌落至26元/克,持续至今。V C磷酸酯(国产,97%)最高价格曾为70元/克,也在5月下旬开始跌到了如今的18元/克。
产能过剩旧债难消
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一位专家告诉南都记者,导致目前国内维生素价格持续下跌的罪魁祸首就是产能过剩。以维生素C为例,该产品目前中国已建和拟建的产能已经达到20多万吨,而全球的需求仅为10多万吨。
在此情况下,中国的维生素C在国际上已经陷入了尴尬的境地。“我们降价,人家说我们倾销,我们提价,他们就说我们价格垄断。”该位专家如是说。
而业内企业则普遍把原因推向“大环境”差,在他们看来,欧洲和美国等维生素消费区域经济压力显著,是导致他们出口不景气的最大原因。
不过,日前一则有关“中国制药等5家维生素C生产企业因涉嫌操纵价格将于11月5日在美受审”的消息,则将中国维生素产业的困局再次呈现在了世人面前。
东北制药、华北制药、中国制药、维生制药和维尔康制药这五家企业,其实分属国内三大“维生素C家族”,即东药、石药和华药。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目前已经介入此事,依照该商会一位副会长的说法,中国企业从未对维生素C进行过价格操纵。
不过,国内一些行业研究员则普遍在为中国过剩的维生素产业担忧。因为产能过剩的旧债已经到了得偿还的时候。他们认为,在维生素限产效果不佳的情况下,这种担忧将长期存在。
公开资料显示,工信部曾于2011年牵头制定过《维生素C行业准入条件》,依照这一文件,维生素C产业盲目发展和违规建设将被叫停。不过,从目前来看,“叫停”的效果仍未完全显现。
文章关键词: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