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2012年国内三聚氰胺价格始终低位徘徊
2012年国内三聚氰胺价格始终低位徘徊
  • www.chemmade.com
  • 2012-05-28 14:03:24
  • 中国化工制造网
  •     中国化工制造网讯  “目前三聚氰胺出厂价仅8300元(吨价,下同),同比大幅下跌了2200元,以目前的尿素价格计算,每产销1吨三聚氰胺,企业至少亏损500元。”5月21日,河南中原大化集团销售公司总经理郭全普十分焦虑地对记者说。
       
        据郭全普介绍,虽然今年国内尿素市场在5月上旬之前走出了量价齐升的反弹行情,最高出厂价一度突破2500元,但并未带动三聚氰胺价格走高。相反,在出口受阻、产能过剩、下游需求萎缩等诸多不利因素打压下,今年国内三聚氰胺价格始终低位徘徊。3月上旬甚至创下近几年的价格新低。其中,高压法三聚氰胺出厂价一度触底7800元,常压法更跌破7500元。导致减产停产企业迅速增多,行业开工率一度降至40%以下。在经过近2个月的震荡整理、消化库存后,三聚氰胺价格才在尿素价格持续上涨带动下,企稳回升。但目前的价格依然低于行业平均成本附近,整体开工率依然只有50%。对于三聚氰胺市场后期走势,郭全普认为不很乐观,颓势难改。
       
        ——国内需求难以有效放大  国内三聚氰胺主要用于层压板、涂料、造纸、纺织、皮革和模塑料的加工。其中,层压板是三聚氰胺最大的消费领域,其消费的三聚氰胺占到国内消费总量的50%以上。而层压板需求量的多寡,主要取决于房地产市场的兴衰。
       
        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家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效应逐渐显现,商品房交易价格、成交量、新房开工面积明显下降。由于今年中央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决心不动摇,预示着房地产市场低迷行情仍将持续,将大幅减少层压板等装饰材料和家具的需求,继而减少该领域对三聚氰胺的需求。
       
        至于涂料、造纸、纺织、皮革、模塑料等其他消费领域,则受到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等大环境影响,今年的增长将十分有限,对三聚氰胺的需求不仅难以有效放大,甚至可能萎缩,这些都会抑制三聚氰胺价格上扬。
       
        ——产能过剩打压价格上涨  2010年,我国三聚氰胺产能已经达到120万吨。按当年65万吨产量计算,装置利用率仅54%;2011~2012年,全国又有13家企业,合计45万吨的三聚氰胺项目投产;2013年,还将有28万吨新增产能释放,产能过剩矛盾将进一步加剧。近期,就将有山东舜天化工有限公司3万吨/年、昊华河南骏化集团5万吨/年、四川金象集团江苏洪泽5万吨/年等新项目投产,加上重庆建峰等企业的重启项目,国内产能将骤增20余万吨。尤其上述项目大多采用了北京烨晶科技公司第三代气相淬冷技术,不仅投资省、流程短、能耗小,还因实现了上下游一体化使其成本较高压法低1000多元。在目前三聚氰胺市场十分低迷的情况下,这些装置投产后,为抢夺市场,必然掀起价格战,将使刚刚企稳的市场再度调头向下。
       
        ——出口受阻加剧国内供求矛盾  我国是目前世界最大的三聚氰胺生产、消费和出口国。近几年,我国三聚氰胺出口量占全球出口总量的1/3以上,占国内产量的20%~40%。主要销往欧洲、北美和东南亚地区。但全球经济不景气,减少了上述地区对三聚氰胺的需求。加之欧盟对中国三聚氰胺产品征收反倾销税,中国企业基本丢掉了欧洲市场,出口量自然锐减。国内过剩的三聚氰胺产品难以像前几年那样,通过国际市场调剂和消化,加剧了国内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打压三聚氰胺价格下行。
       
        另外,受春耕用肥旺季结束、出口高关税窗口临近,以及今年约有870万吨新增尿素产能集中释放等因素影响,前期持续上涨的尿素价格,目前已经开始调头向下,后期有加速下跌的可能。尿素价格一旦下跌,三聚氰胺价格将失去成本支撑,无力继续反弹。
       
        但郭全普同时强调,虽然三聚氰胺价格后期难以上涨,但回调的空间同样已经被封杀。按尿素成本占三聚氰胺完全成本82%推算,目前2380元的尿素出厂价,即便是尿—胺联产企业,其三聚氰胺完全成本也超过8700元。而眼下高压法三聚氰胺出厂价普遍只有8200~8600元,显而易见,绝大多数企业在亏损经营。如果后期价格再跌,将有更多装置因无力承受巨额亏损减产停产,减少市场供应,遏制三聚氰胺价格下行。哪怕后期国内尿素出厂价重挫至2200元的大多数企业的成本线,对应的三聚氰胺完全成本也将超过8000元。因此,虽然三聚氰胺市场后期难有上佳表现,但也绝不会再深度回调。预计高压法三聚氰胺出厂价可能在8200~9000元波动,常压法出厂价将在7800元以上运行。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