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生物柴油行业“吃不饱”现象有增无减
生物柴油行业“吃不饱”现象有增无减
  • www.chemmade.com
  • 2012-03-30 13:51:24
  • 中国化工制造网
  •     中国化工制造网讯  生物柴油在我国从2005年前后就已开始发展,但一直徘徊不前,究其原因,“缺粮”是关键。
       
        生物柴油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主要以餐饮废弃油脂,即“地沟油”为原料,产能虽然逐年扩张,但“吃不饱”的现象也同样有增无减。虽然能源巨头中石化、中海油等也投入到了生物柴油中。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目前全世界生物柴油产能已在3000万吨/年以上,美国产能已发展到1093万吨/年、欧盟为1300万吨/年。我国生物柴油总产能约150万吨/年,但产量一直停留在30万~50万吨/年,大多以废弃油脂为原料。
       
        生物柴油的生产技术其实并不难,而且以动植物油脂为原料尚未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以“地沟油”为原料加工生物柴油就属于该技术的运用。
       
        据统计,国内每年要产生1000万吨的废弃油脂和地沟油,对目前生物柴油的产能已经绰绰有余,生物柴油企业“吃不饱”的原因在于回收难。将地沟油加工成生物柴油的利润一般不到10%,而加工成食用油回流到餐桌的利润则可高达100%,在利益的诱导下,地沟油便更多地流回了餐桌,而不是生物柴油工厂。
       
        “收购价低,就拿不到原料;加工成本高、售价低,利润就少。这是生物柴油企业面临的窘境。”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咨询分析师姜艳艳一针见血地指出。
       
        此前我国的生物柴油企业多为中小民营企业,而近年来中石化和中海油也投入到了地沟油加工成生物柴油的产业中。
       
        中海油在海南东方建有6万吨/年生物柴油装置,调成B5柴油在海南的加油站销售,可由于原料不足,也时常面临“无米下锅”的尴尬。中石化也开始以餐饮废弃油加工生物航油,不过中石化集团石化研究院副院长聂红也坦言,原料搜集工作还存在较大困难。
       
        以其他原料生产生物柴油的企业也同样“缺粮”。中石油和中石化以及新奥集团都在开发海藻生物航油的技术,但目前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大规模培植微藻的条件并不成熟。中石油还在西南地区以小桐子油脂生产生物航油,但其提高产能的瓶颈也在于原料的不易种植。
       
        要使生物柴油产业走上健康发展轨道,首先就要让企业“吃饱”。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地沟油回收系统,我国可以借鉴,比如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政府对收购“地沟油”有一套严格的法规,实行强制性免费回收;日本还设立了专项资金扶持并专门监管,保证地沟油不回流餐桌。总之,我国生物柴油产业发展最关键是要有强有力的监管,使废弃油脂和地沟油更多地流向生物柴油企业。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