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光伏进入低利时代 两极分化外资加码
光伏进入低利时代 两极分化外资加码
  • www.chemmade.com
  • 2012-02-05 08:05:01
  • 经济观察报
  •     曾带给投资者无限想象的光伏概念股,在新年伊始,正忙着以出售资产、下调融资方案等方式熬过难关,更多的企业则以停产来应对光伏产品价格倒挂的低潮。1月31日,多家光伏业A股上市公司报出盈利下降90%的业绩预告。
        在大陆光伏市场一片哀鸿之际,台湾鸿海集团却在近期宣布,投资千亿人民币,进军光伏产业,凭着超强的成本控制能力,吸引全球最大多晶硅生产商保利协鑫能源为其大陆合作伙伴。近期亦传出,因财政危机申请破产保护的柯达公司要进军薄膜太阳能电池业务。
        全球光伏市场正进入价格竞争和低毛利时代,大型外资的产业布局,给光伏概念股带来极大挑战。正如保利协鑫执行总裁舒桦所说,2012年,将是光伏产业历史上具有分水岭意义的一年。
        萎靡
        股价持续下跌,航天机电(600151.SH)正为定向增发发行价发愁。自去年7月以来,公司的股价跌幅达40%,远低于此前公布的定向增发底价。
        1月18日,航天机电决定,将募资额度由21.63亿元下调至18.9亿元,发行价格从原计划的每股9.96元,调整为每股6.58元,并延长一年审批时间。总共发行29278万股,全部用于光伏产业项目投资。“考虑到发行能顺利实施,公司将发行方案进行调整,并延长审批时间”,航天机电表示,虽调减定向增发募资额,但公司向光伏拓展的方向不变。据悉,公司的增发方案早在去年7月公布,因市场低迷,公司不得不作出调整。目前为保证项目进展,公司只得用自有资金做前期投资。
        航天机电原主业为汽车零配件,自2007年涉足光伏产业,公司计划至2015年,光伏产业销售收入达140亿元,因此必须加紧建设。
        由于光伏市场低迷,企业调整融资方案的并不少见。
        1月 11日,ST博元(600656.SH)宣告,重大资产重组告吹。原因是自2011年第四季度以来,标的企业瑞晶科技受行业波动影响,经营业绩下滑,各方未能就交易价格调整幅度达成一致。
        这意味着,ST博元欲转变为太阳能电池片和组件商的希望泡汤。2011年9月,公司拟以18.7亿元购买瑞晶科技100%股权,瑞晶科技为太阳能电池片生产企业,2011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为1.19亿元。
        意想不到的是,自ST博元重组预案出台后,上证指数下挫,瑞晶科技的业绩随之下滑,双方就交易价格的调整幅度存在重大分歧,最终,只得宣布重组终止。
        值得注意的是,在宣布重组终止当日,ST博元股价为5.46元,为此前宣布定向增发价格的42%。对于欲借壳上市的瑞晶科技来说,业绩何时回升仍未可知。
        有研硅股(600206,SH)正忙着将旗下的稀土业务转让,转让总价为3220.83万元。有研硅股旗下共拥有江苏省国盛稀土有限公司20%股份,主要从事稀土氧化物及化合物的研制开发、稀土金属的销售等。
        此前,市场曾有传言,因稀土概念受热捧,其他的稀土资产会注入上市公司,这也是上市公司股价曾迅猛攀升的概念。而此番清算,则意味着公司清楚认识到,在没有稀土矿产资源的状况下,稀土成本走高,企业微利,不如让出资产。公司表示,此次交易主要是为了集中发展主营业务,所获现金流则改善公司经营。此前,有研硅股曾表示,公司硅片制造业务已进入稳定、良性发展阶段。
        “目前多晶硅现货市场基本处于冰冻期,原因是大部分厂商都处于停产检修状态,成本高于市场价格,使得厂家不敢轻易生产”,一位长期跟踪A股市场的分析人士透露,行业正处于景气运行周期低点,对现金流和存货控制不谨慎的企业将面临较大风险。
        两极分化
        1月31日,各家A股光伏概念股相继发布2011年业绩预告。向日葵(300111.SZ)预计盈利下降90%,航天机电盈利将下降90%,江苏阳光(600220.SH)预计盈利下降80%以上,超日太阳(002506.SZ)预计盈利下降65%,拓日新能(002218.SZ)则宣布亏损幅度将达250.62%。
        这个结果是各家上市公司未曾料到的。超日太阳能曾在三季报中预告年度利润将“增长35%至65%”。向日葵掌门人吴建龙更是登上2010年胡润能源富豪榜首富,2010年度净利润为2.5亿元。
        江苏阳光正饱受多晶硅价格暴跌之苦,公司每公斤多晶硅生产成本为87美元,而目前多晶硅现货市场售价则为30美元左右,这意味着,江苏阳光每公斤的生产将有50多美元的亏损。
        面对亏损,光伏企业纷纷表示,“报告期内,光伏行业整体价格下跌,行业供给供大于求,欧元汇兑损失,造成2011年度净利润大幅度下降”。
        业内人士指出,去年第四季度,国内多晶硅现货价格持续下跌,随即而来的是停产风暴,包括工信部公布的首批多晶硅准入名单,企业扩产计划亦戛然而止。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透露,中国的光伏企业有1/3在停产和半停产状态。而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统计,国内40多家多晶硅企业除六七家上市公司外,已全面停产。
        目前,中国大陆为最大光伏生产基地,在一片萧条之际,外资却加大布局。“郭台铭为进入太阳能领域已经筹备两年时间,一直在等待最佳时机,”一位光伏企业高层透露,“全球光伏市场已进入价格竞争和低毛利时代,鸿海高强的成本控制能力,吸引了全球最大的多晶硅企业保利协鑫作为其大陆合作伙伴。”
        2011年12月,台湾鸿海集团宣布,将投资3000万美元,在江苏成立富昱能源公司,生产太阳能电池。根据计划,鸿海在中国大陆共有山西大同新能源项目和江苏盐城阜宁项目,两个项目的总投资高达1000亿元人民币,将实现10万吨多晶硅产能和10GW太阳能电池及组件产能,电池片和组件生产线将在4月左右投产。
        在多数机构看来,2012年才是全球光伏市场的真正考验。欧洲今年装机量极有可能出现持平甚至倒退,欧债危机和各国财政支出政策的调整,以及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仍然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一位能源行业分析师预计,2012年电池片产量至少达到25GW以上,而真正需求仅有21GW,并且2012年,多晶硅全球价格很难出现较大涨幅,全年均价约在每公斤40~50美元左右。这意味着行业仍将呈现过剩行情。“一个企业有没有竞争力,将在今年获得最终答案。”保利协鑫执行总裁舒桦对本报称。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