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工制造网讯 业内人士今天表示,由于价格下滑利润微薄,且下游尼龙行业需求疲软,开工率降低,亚洲己内酰胺(capro)生产商决定减产。
东北亚地区大多数尼龙工厂的开工率约为60-70%,台湾工厂仅为30%。据内部人士透露,从12月中旬开始,国内最大的尼龙芯片生产商——新会美达,将其年产20万吨己内酰胺的生产设施,减少40%的开工率,为期20天。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由于下游尼龙消费者减少了合同量,只根据需求进行采购,因此,生产商的库存量仍然很大。
己内酰胺价格继续下降,生产商的利润因此受到挤压,从9月份的1,250美元/吨跌落至目前200美元/吨。为了达到收支平衡,生产商的报价必须要比纯苯高1,200美元/吨左右。目前,原料纯苯的韩国离岸价约为1,000美元/吨,因此己内酰胺的报价约为2,200美元/吨。本周,国内己内酰胺离岸价约为2,450美元/吨,比起9月初下跌了32%。成交价也下跌了约1,000美元/吨,跌幅高达27%。
一些生产商希望可以通过减少供应来阻止己内酰胺的下跌。据内部人士透露,台湾唯一的己内酰胺生产商——台湾中石化(CPDC),自11月中旬以来,已经减少了约50-60%的开工率。从本月底到明年2月,可能会将生产装置进行周转。据悉,东北亚一位生产商会以80%的开工率重启生产装置。如果市场条件进一步恶化,开工率有可能会进一步削减到70%。另一位生产商的开工率为85%左右。
己内酰胺大多用于尼龙的生产,广泛用于制造针织品,针织服装,线,绳索,丝,网和轮胎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