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国内化工产品市场涨价预期增强
国内化工产品市场涨价预期增强
  • www.chemmade.com
  • 2011-12-01 09:21:42
  • 中国证券报
  •     中国化工制造网讯  2011年二季度以来,化工产品价格整体处于下行通道,业内曾预期年内都不会有太大起色。不过,分析人士认为,电价上调后,作为典型的高耗能行业,化工产品的整体成本将上升,而目前很多化工产品的价格已经跌无可跌,几乎没有利润,成本中枢的上移将导致产品价格上涨,从而提振整个化工市场。
       
        黄磷、合成氨、PVC、电石、烧碱等产品价格对电价更为敏感,拥有自备电厂的公司可能更为受益。
        
        成本中枢有望上移
        
        行业数据显示,化工品价格依然处在下跌通道之中。监测的68个化工产品中,上周价格下跌的产品34个,占监测品种的50%。分析师认为,国际原油高位企稳,对石化产品带来直接利好,但在市场整体交投低迷的情况下,部分厂家迫于库存压力开始被动降价,个别分支行业苦苦支撑两个月之久的保价联盟土崩瓦解。化工市场已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冬天”,“原油破百继而带动下游石化产品走高”至少年底前已经变得不现实。
       
        不过,电价上调后,上述结论得到一定的微调。中信建投分析师梁斌认为,氯碱、黄磷、合成氨等化工品的价格将得到更为强劲的支撑和进一步上涨,化工市场的走势可能出现扭转,这跟“电荒”利好化工的逻辑类似。如果电价每度上调0.1元,每吨黄磷的生产成本增加1500元,每吨电石的生产成本增加500多元。
       
        总编辑刘心田认为,电价上调对于化工市场有一定的利好,但还要看原油价格和终端需求。现在原油在冲百,如果能冲百成功且站稳一段,估计能对整个市场扭转产生较强的作用。终端需求的改善预期在2012年一季度出现,届时期货市场可能会率先反应。
        
        看好产业链完善公司
        
        业内人士分析,在电价即将上调的背景下,如果高能耗行业内的企业能够有较高的能源自给率,保持产量和成本的相对稳定,那么,这类公司将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受益于电价上调带来的产品价格上升更为明显。
       
        中信建投分析师认为,“自给率”并不仅仅局限于电力的自给。事实上,不论是企业拥有电力、煤矿或其他产业链环节的上端资源,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供给、降低成本。以氯碱行业为例,无论是拥有煤矿、自备电厂或自有电石产能,都将在全国性电价上调中不同程度地受益。
       
        据了解,英力特、内蒙君正、中泰化学、天原集团、滨化股份等公司都具有一定的上下游一体化的优势。其中,英力特自备热电机组为30万千瓦,电石产能55万吨,是氯碱行业唯一的一家电石和电力自给能力均达到100%的企业;滨化股份依靠热电厂资源优势,电力自给率高达90%。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