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电石法聚氯乙烯明确低汞化方向
电石法聚氯乙烯明确低汞化方向
  • www.chemmade.com
  • 2010-03-27 13:39:13
  •     3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电石法聚氯乙烯行业汞污染综合防治方案》(简称《方案》),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依据这一方案,到2015年,电石法聚氯乙烯行业将全部使用低汞触媒,汞污染问题得到根本解决,聚氯乙烯行业清洁生产水平将取得实质性飞越。

        据2009年底统计,目前,我国聚氯乙烯生产企业104家,总产能为1781万吨,其中电石法94家,产能为1362万吨,占总产能的76.5%。2009年我国聚氯乙烯总产量为915万吨,其中电石法聚氯乙烯产量580万吨,占总产量的63.4%。

        电石法聚氯乙烯使用的触媒,以活性炭为载体,浸渍吸附10%~12%的氯化汞制备而成。目前,我国每吨聚氯乙烯消耗氯化汞触媒平均约1.2千克(以氯化汞的平均含量11%计),2009年我国电石法聚氯乙烯行业使用汞触媒约7000吨,其中含汞约570吨。

        汞污染作为一个新的全球环境问题,目前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限制汞流通和实施汞削减的国际公约目前正在加紧研究制定当中。我国电石法聚氯乙烯行业汞使用量占全国汞使用总量的60%左右,随着电石法聚氯乙烯产能的继续扩大,如不采取汞削减和控排措施,电石法聚氯乙烯企业将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

        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需要使用汞触媒,触媒活性下降后需进行更换,失活的汞触媒成为废汞触媒。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过程的汞去向主要是废汞触媒、含汞废活性炭、含汞废盐酸、废碱液等。目前,废汞触媒和废汞活性炭由有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理厂家回收处理,氯化汞回收率约75%;而含汞废盐酸、废碱液等仅有20%进行了盐酸深度脱吸和汞的无害化处理,大部分还未得到妥善处置。

        《方案》提出,到2012年,我国电石法聚氯乙烯行业低汞触媒普及率要达到50%,平均每吨聚氯乙烯氯化汞使用量下降25%,全行业全部实现合理回收废汞触媒。到2015年,全行业全部使用低汞触媒,每吨聚氯乙烯氯化汞使用量下降50%,废低汞触媒回收率达到100%;高效汞回收技术普及率达到50%。实现这一目标任务,电石法聚氯乙烯行业面临形势十分严峻和紧迫。

        为此,业界专家认为,要充分发挥技术支撑作用,加快汞污染综合防治技术的研发、示范和推广,同时不断完善汞触媒的全过程监督管理机制,防范汞的流失。《方案》提出了四项主要任务:一是加大低汞触媒应用推广力度,今年内发布实施低汞触媒产品标准,鼓励支持电石法聚氯乙烯企业加快低汞触媒替代高汞触媒步伐。二是加大新型触媒研发,加快新型分子筛固汞触媒及配套大型氯乙烯流化床反应器的研发攻关,加快无汞触媒的研发,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三是加强过程控制与治理,减少汞的流失和排放,加大回收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四是开展生产过程中汞流向研究。

        此次征求意见和建议的截止日期为3月26日,待修订完善后《方案》可望于近期正式颁布实施。这为电石法聚氯乙烯行业解决汞污染老大难问题、实现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