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地沟油为何难检测 国务院食安办攻坚检测方法
地沟油为何难检测 国务院食安办攻坚检测方法
  • www.chemmade.com
  • 2011-09-20 09:34:45
  • 第一财经日报
  •     按照国务院食安办的统一部署,卫生部组织科技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局、粮食局,以及中国疾控中心等有关方面日前共同研究制定了“地沟油”检验方法论证方案,并组建了包括油脂加工、食品安全、卫生检验、化学分析等领域权威专家和相关机构在内的检验方法论证专家组,对相关技术机构研发的检验方法进行科学论证。
       
        “制定地沟油的检测方法难度比较高,所以专家们都在攻关。”一位卫生部工作人员表示。
       
        而事实上, “地沟油”检验具有很高的技术难度,国内外尚未建立科学可行的“地沟油”检验方法,检验方法论证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
        
        检测方法之困
        
        “目前有四种思路在尝试中,一个是检测地沟油中的多环芳烃、胆固醇、电导率和特定基因组成等4类,是目前能够排查‘地沟油’的有效指标,初步建立了‘地沟油’检验的指标体系。至少这四种方法中,总有一种能够检测到与正常的食用油不同。”中国疾控中心的一位专家表示。
       
        这场大规模的“地沟油”检测方法之战,是一场有针对性的战争。多年前的泔水之争,随着时间的推移,并没有让“地沟油”这个字眼在中国的文字上消失,而是愈演愈烈。
       
        “目前的食用油的检测方法无法检测出地沟油,有必要制定地沟油的检测方法。”上述卫生部工作人员表示。
       
        但是从技术的层面上,制定这个检测方法并不容易。“油脂比较稳定,它在家庭的炒菜过程中,如果不是油炸,一般不会发生很大的成分变化,即使发生断裂和聚合,也是很微量。所以,这些使用过的油进入地沟再提取,与食用油的特点区别不明显,特点不突出, 也导致地沟油的检测是目前的难题。” 国家粮食储备局西安油脂科学研究设计院副院长曹万新在接受《第一财经(微博)日报》采访时表示。
       
        曹万新表示,目前从“地沟油”里面检测动物油的方法比较简单,就是通过检测胆固醇,用以判定是不是地沟油,这是一种方法,但是由于“地沟油”是一个千家万户使用过的食用油的大混合,其胆固醇的含量有时可检测或检测不出,也不具有地沟油独特的特点。
       
        而针对于电导率的检测方法,曹万新表示,食用油在存放过程中,由于微量的氧化,也会产生油脂分解,这个时候用电导率也能检测到。而检测特定的基因,这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设备,现在在粮油环节很少有这个检测设备,更不用提基层了。
        
        效果难测
        
        纵使有一天“地沟油”的检测方法横空出世,但是这些检测方法又能对“地沟油”市场起到多大的作用?
       
        “这个不可知,也许微乎其微。”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整个食用油市场,有近50%的地沟油占据了低端市场,特别是大型的市场,散装油,流向了学校的食堂、职工食堂、小餐馆。”一位质检体系的执法人员表示。
       
        而一位正规食用油企业的销售人员也同样表示了担忧,由于现在检测手段很难检测出油脂的成分,用棕榈油加香精勾兑的各种植物油以及地沟油,都很难辨认,所以食用油市场鱼目混珠极为严重。
       
        “单靠基层的质检人员去抽检,这种功效微乎其微,原本人力就少的质检体系,不可能把所有流通到市场上的食用油都抽检到。”一位基层质检人员表示。
       
        而事实上,在上世纪60年代,地沟油甚至在日本一度泛滥,不过,“地沟油”最终销声匿迹。其中的主要经验是,在利用公共政策工具从源头“管控”之外加以大力“疏导”,即创造合法产业链,利用市场机制处理厨余废油。在日本,地沟油有专业公司回收,并以较高价格卖给政府用以提炼燃料,合法利用。
       
        而中国目前尚没有治理源头的任何措施,仅从终端去检测,能否遏制地沟油还是一个未知数。
       
        “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制定源头的控制方法。”上述卫生部工作人员表示。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