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2011年下半年国内甲烷氯化物价格延绵下跌
2011年下半年国内甲烷氯化物价格延绵下跌
  • www.chemmade.com
  • 2011-09-09 14:08:24
  • 中国化工报
  •     进入下半年以来,国内甲烷氯化物从春季时的最高价12000元(吨价,下同)一路下跌,腰斩以后才在当前的5000元左右盘整,得以喘息。但综合梳理影响甲烷氯化物价格的利多利空因素后发现,不利因素今后将起主导作用,意味着其价格或将还有下降空间。    

        液氯价格低廉成本下拉动能尚足目前国内烧碱产能超过2800万吨,按此测算,液氯产能约为烧碱产能的25%,约700万吨,相对于需求而言,与烧碱一样存在着严重过剩情况。氯碱生产工艺的特殊性决定了液氯产量不能压缩,且储存困难,企业难以长期大量库存,为了保持整体生产平衡,自己消化不掉的部分必须外销,这样常常致使企业不惜成本对外销售,导致液氯价格奇低。据了解,国内第一氯碱大省山东,目前液氯价格鲜有超过600元的,而其制造成本一般在900~1200元。同时,液氯属于危险化学品,因近年来国内发生过多起严重液氯运输泄漏事故,故对运输主体资质监审趋紧趋严,特别是对跨省长途运输监管更严,故造成液氯销售半径一般不超过300千米,这样也对当地市场价格形成无形打压。    

        随着各地新增氯碱产能的不断释放,液氯供应量不断加大,价格难以坚挺,持续走低实属必然。液氯的这种价格下拉作用自然要传导给下游产品,产业链联动为下游耗氯产品提供了价格下降空间。这当然也包含甲烷氯化物之中的主打品种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了。须知,廉价液氯似乎是把双刃剑,利多因素是有利于降低产品制造成本,但降低制造成本又使各企业为获得更多市场份额而竞争降价提供了动能,这无疑又是利空因素。    

        下游扑朔迷离市场起伏动荡加剧甲烷氯化物的主打产品二氯甲烷主要用于电子、医药、清洗剂等行业,是国内乃至世界近年来需求增长较快的化学品之一。今年“3·11”日本大地震发生后,因日本国内相关产品产量减少和灾后重建的需要,价格迅速走至高万元以上,给中国生产企业带来了大量订单。“突发因素导致的价格迅速上涨,因价格脱离价值过远,所以难以长期保持,价格回归合理区域是价值规律的必然要求。”山东金岭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分管经营工作的副总经理李荣增告诉记者。甲烷氯化物另一个主打品种三氯甲烷主要用于制冷剂行业。去年以来,国家为抑制国内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采取了诸多严控措施,因此在房地产业受到打压的同时,空调制冷剂需求下降明显。另外,国内汽车工业增速回落,联动作用凸显,国家商务部不久前公布的数字显示,今年1~7月份,全国汽车销售同比回落12%以上,这也给高速增长的制冷剂泼了一瓢冷水。    

        据李荣增介绍,作为国内高新技术产品最早崛起的出口前沿省份,广东省既是外贸产品的市场风向标,也是原辅材料的“晴雨表”。目前,广东地区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价格暂时盘稳,但根基不牢。这主要是由于欧盟、美国等经济体渐次出现了债务危机、信用等级被降,对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担忧造成出口受阻。所以,下游前景预期不明,造成甲烷氯化物市场观望情绪浓厚。    

        产能爆发增长市场严冬预期不远据悉,目前国内甲烷氯化物生产企业主要聚集在山东、江苏、浙江、四川等省份,总年产能约160万吨。其中规模较大的生产企业是:山东金岭公司25万吨,江苏梅兰公司20万吨、江苏理文公司20万吨,浙江巨化公司25万吨,鲁西化工15万吨,四川鸿鹤公司15万吨等。按照目前国内的供需情况看,总体产能还略显不足,我国每年还需进口约10吨。令人担忧的是,或许正是看到了供应缺口,并对市场增长预期过高,当前主要厂家都在争先恐后地进行大规模扩能,新增装置动辄10吨/年、20万吨/年甚至更大,增量巨大。    
       
        这种迅猛的扩能态势,引起了业内企业的不安。“毫无疑问,最快明年就可以看到,国内甲烷氯化物行业即将迎来一个竞争剧烈、起伏较大的市场格局。这将不会是一个健康有序的市场!”李荣增忧心忡忡地说。至于如何破局,李荣增表示,最重要的是国家要加强总量控制,合理布局产能,避免业内发生惨烈搏杀,保持行业稳步发展。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