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国家海洋局康菲通报渤海溢油事故
国家海洋局康菲通报渤海溢油事故
  • www.chemmade.com
  • 2011-07-07 09:23:25
  • 中国化工报
  •     备受全社会关注的中海油蓬莱19-3油田溢油事件的信息主渠道终于敞开了:7月5日,国家海洋局召开媒体通报会,公布了渤海油田漏油事故的调查情况。6日,作业方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司徒瑞及中海油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陈壁出席发布会。政府、企业一致的声音是:目前海上溢油点已经被发现,海底渗漏点已被全部堵住,溢油已有效控制,海面无明显漂油。

      据悉,蓬莱19-3油田C平台在钻井过程中发生井涌、侧漏导致溢油发生,B平台因注水和岩屑回注作业增加了地层压力,为流体连通提供了容量,导致海底溢油。溢油最早发生在6月4日晚19点,目前已使周围840平方千米的海域受污染。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副局长郭明克表示,经过专家的初步分析和海洋局前期大量的高科技手段分析,初步判断溢油事故是由于康菲石油公司采取注水作业时,因处理不当造成地层压力增加,压力过大地层流体连通以后,导致原油从地缝里溢出来。“B平台这种海底溢油类型,在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中还是第一次遇到,我们的应对经验不足。”郭明克坦言。

      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司徒瑞对漏油事故做了说明,此次渤海湾漏油事故共发生两起,一起发生于6月4日,漏油来自海底天然气层断层,当时已采取行动并向监管部门报告;另一起发生在6月17日,在48小时内止住了渗漏。目前所有海上溢油点已经被发现,海底渗漏点也已被全部堵住。

      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司司长李晓明通报的环境影响数据显示,此次渤海湾漏油事故已使周围海域840平方千米的一类水质海水下降到了劣四类。溢油单日最大分布面积达到158平方千米,附近海域海水石油类平均浓度超过历史背景值的40.5倍,最高浓度达到历史背景值的86.4倍。溢油点附近海洋沉积物样品有油污附着。国家海洋局初步认定,本次溢油事故对海洋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损害。

      李晓明介绍说,B平台采取减压措施后,溢油于6月19日基本得到了控制,C平台采取水泥封堵井措施后,溢油于6月21日基本得到控制。康菲石油公司先后布设围油栏3000米,使用吸油拖缆约4000米、吸油毡2800千克。截至7月4日,已回收油水混合物近70立方米,除B、C平台附近偶有少量油膜出现外,海面已无明显漂油。

      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主任崔文林说,“只有一部分溢油能够被回收,还有相当一部分会与海水融合或沉到海底,这需要我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密切监测。”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