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多部门联合应对 铁矿石进口新政将出台
多部门联合应对 铁矿石进口新政将出台
  • www.chemmade.com
  • 2011-04-07 09:13:15
  • 每日经济新闻
  •   随着印度卡纳塔克邦4月20日起恢复铁矿石出口,我国持续高位的铁矿石进口价或许有望得到短暂喘息。
      
      然而,中国钢企想要完全仰仗增加印度矿以抵御三大矿山的想法并不现实。
      
      此前有报道称,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和商务部等相关部门正在联合研究应对铁矿石的相关政策措施。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昨日获悉,工信部对铁矿石进口的监管政策目前已修订完毕,并移交给工信部原材料司钢铁处负责监督执行。
      
      而此前国家发改委向三大铁矿石的巨头之一力拓发出警告“铁矿石谈判不能影响到产业安全,就业不能受影响。”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政府已从国家产业安全的角度,对铁矿石危局做出部署。而此前一直由中钢协出面的进口铁矿谈判,隐现政府越来越强硬的背后推手。
      
      去年大中型钢企利润仅2.84%
      
      以下几组数据令人坐立不安。
      
      7年以来,进口铁矿石价格由不足30美元/吨,一路上涨至现在的超过180美元/吨。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会长邵安林昨日称,一季度进口铁矿石价格同比上涨8%,今年进口铁矿石价格还将保持上涨的势头。
      
      与进口铁矿石价格持续上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钢铁行业的利润率却在持续下降,中钢协77户大中型钢铁企业平均利润率由2004年的8.10%下降到2010年的2.84%,去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利润率为6.22%。
      
      邵安林同时披露,2010年中国钢铁产量超过6亿吨,77家中钢协会员单位利润总额仅897亿元,约合136亿美元,不及世界三大矿业公司任何一家。根据这三大矿业集团2010年年报,力拓集团净利143亿美元,同比增122%,必和必拓净利170亿美元。三家矿业公司2010年利润合计高达486亿美元。
      
      更大的考验还在后头。《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国际矿业巨头正在加快产业链全过程控制。淡水河谷正筹划在我国沿海港口及周边国家(如马来西亚)建设分销中心和铁矿石散货码头,同时还可能建球团厂,还订购了30艘40万吨铁矿石货船,从今年开始到2013年将全部投入使用。运送到分销中心的铁矿石很可能以现货形式进行销售,并选择利润更大的灵活定价模式。
      
      邵安林称,一旦上述模式被其他两大矿商复制,将给我国钢铁工业和国家利益造成严重损害。
      
      铁矿石问题牵动“政府力量”
      
      面对日益明显的铁矿石金融化倾向,中国钢铁行业连续三年呼吁要将有关铁矿石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而中国政府层面已开始关注铁矿石问题。
      
      “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已将未来中国进口铁矿石所涉及的品质管理、价格谈判等列入中国冶金行业‘十二五’规划中针对钢铁业的监管当中。”在近日召开的青岛国际铁矿石研讨会上,原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副司长侯世国透露称,工信部对铁矿石进口的监管政策目前已修订完毕,并移交给工信部原材料司钢铁处负责监督执行。
      
      虽然铁矿石谈判属于商业行为,联合金属网原料部总经理夏传罡告诉记者称,工信部作为工业主管部门,完善和重申铁矿石进出口资质及准入相关政策天经地义。“这不是铁矿石谈判,这是国家约束进口铁矿石行业,规避进口渠道导致的资源供应风险。”
      
      有媒体采访工信部原材料司钢铁处处长张德琛,他表示钢铁处从2010年开始就策动对铁矿石进口的监管,已初步敲定未来对中国进口铁矿石调控的几大手段。张德琛建议建立中国铁矿石指数作为中国未来铁矿石谈判定价的基准。
      
      印度“解禁”难有实质性影响
      
      印度当地媒体4月6日报道称,印度最高法院日前已经允许卡纳塔克邦4月20日起恢复铁矿石出口。
      
      据《每日经济新闻》此前报道,卡纳塔克邦在2010年7月底曾宣布禁止该邦10个港口出口铁矿石,并随后禁止为出口发放铁矿石运输许可。为抑制铁矿石出口,印度政府曾宣布对该国粉矿和块矿出口关税统一上调至20%,以求保护国内铁矿石资源。
      
      “中国进口矿石已逐渐多元化,而三大矿商仍趋于主导地位,印度矿进口量的有限增加可能有助于减轻国际铁矿石价格上涨压力,但很难说能对中国钢厂目前的被动局面有什么改变。”兰格钢铁网分析师张琳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分析称。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