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苯:需求遭遇“倒春寒”中石化或仍存下行压力
近日原油市场仍难“盖棺定论”,影响大宗商谈走势的因素同样显得“扑朔迷离”。欧洲“多米诺”效应频现:在坚持财政紧缩的同时,英国政府将2011年经济增长率由去年公布的2.1%调低到1.7%,同时把2012年的经济增速下调了0.1个百分点。分析人士表示,英国预算案在短期内进一步加重了市场对于英国经济复苏的担忧,并利空英镑走势。就在英国公布预算案的当天,葡萄牙财政紧缩方案意外受挫,10年期国债收益率急升至7.83%,总理迫于压力辞职。
从全球来看,“加息潮”暗涌。纵观全球经济,不难发现一股“加息潮”正在悄悄上岸。受油价上涨和日本地震的影响,印度央行把2010至2011财年的通胀预期从此前的7%上调至8%,在一年内实施第八次加息。截至24日,日本向市场注资高达106万亿日元。此前,曾有人担心继美国量化宽松之后,日本也被迫开动印钞机,会打乱全球加息“节奏”。不过从近日欧洲央行和英格兰央行高层官员发表的言论以及最新公布的2月份通胀数据来看,欧洲央行4月和英国央行5月加息的计划不会改变。
市场局势的演变正促使非美货币的走势发生分化。对债务危机可能再度爆发的恐惧以及美联储官员也开始强调退出宽松政策。化工市场的走势与之“一脉相承”,任何变化亦会直接或间接反应到化工品及下游整体产业链实体经济。化工品基础原料纯苯近日走势,同样与外围晴雨表的经济方向保持着高度一致,基本面的回归,使得市场重新审视供需格局的脉络。
国内方面,各地因下游开工率不够,原料的供应量相对增加。部分悲观人士称,因需求并不如预期般上升,因此纯苯仍面临供大于求的困境。短期内,原油的带动作用虽然仍存,但市场的热点将重新聚集在需求面上来。卓创观点,近日中石化受到内外盘的夹击较大:一方面,外盘难以持续高位,原油的涨势拉不动需求面;另一方面,国内的需求遭遇“倒春寒”,苯乙烯、苯胺等产品低迷难振,厂家的开工率继续维持在相对低位。
近期纯苯下游装置开工率一览:据卓创调查,苯乙烯目前开工率维持在6-7成。其中华北地区停车的装置仍没开车,后续有新的停车计划;另华东有厂家的装置开工率从8成左右降至6成;当前苯乙烯下游EPS厂家开工率下降,据了解,聚苯板外墙保温材料事件影响进一步扩大,彩钢板又被卷入,EPS工厂部分装置降负或停车,整体开工进一步下降;苯胺厂家近日开工率维持在5成左右,后续有三至四家有检修计划,月底或下月初开始,总产能为18万吨/年;环己酮厂家开工率略上升至8成左右,后续有10万吨装置将于4月中旬左右检修;苯酚装置开工9成,后续将有一套10万吨/年将于4月份检修;己内酰胺开工率9成左右,后续据悉有厂家意向检修,待定;己二酸开工接近满负荷。
市场流通环节:目前贸易商在迷茫中赌行情的少之又少,此是造成行情不活跃的因素之一。多数货源的流通方式以厂家对厂家为主,中间商所做的只是铺垫一时的资金周转。另外,因华北、东北等地的下游厂家开工不足,后续中石化系统外的货源仍源源不断进入市场。卓创认为,各利空造成纯苯现货价格较中石化挂牌价格仍存较大差距,后续中石化的调整或仍有空间。
环己酮---纠结中静观其变
“13000元/吨”,周一,这个数字出现的时候,环己酮市场中用一个词可以形象地投射出参与者的心情:纠结!
自3月上旬开始,环己酮市场从前期的上涨中回转至下行通道,截止今日,市场仍在弱势下行。令市场商家纠结的原因便是,环己酮实际出厂价格已经逐渐接近生产工厂的心理价位,部分商家开始猜测是否能够企稳;但部分厂家实际出厂价格的再次曝低,给本来心绪杂乱的市场增添了忧虑。
2010-2011年环己酮与原料对比及利润图
由图可见,环己酮的生产利润正在逐渐走低,回归到春节前后的水平,当时人们对于环己酮市场下行仍存一定期待,但在大家普遍看到的低点“12000元/吨”之上---“12300-12400元/吨”的实际出厂价格时,市场便开始了反弹。当时的反弹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上游纯苯的坚挺、部分厂家生产负荷不高及其对于节后需求的预期;但是当时并没有实质需求的支撑。
现今情况而言,纯苯弱势显而易见,今日中石化华东销售分公司更是下调其纯苯的挂牌价格300元/吨至8200元/吨,对于环己酮市场带来利空影响。生产厂家方面,虽山东海力环己酮三条老线(共18万吨/年)停车,及其后续4月份石焦及方明或有检修计划,对于市场略显利好,但因需求启动不足,厂家检修损失产量对于市场货源供应暂时影响不大。下游需求方面,己内酰胺厂家持币观望,己二酸行情低迷,溶剂工厂需求一直没有起色,整体而言,需求暂难消化货供总量。
综上所述,近期环己酮市场的直接诱因仍是实质需求不足,供大于求及买涨不买跌的心态下,环己酮后市难有起色。环己酮市场的参与者们,或将继续心理的纠结,入市与否暂需权衡挣扎。
调价之锤迟迟不落,混芳继续借力行情
近期国际原油一直在100美元以上震荡运行,北方政局以及日本因素继续共同作用。截止到昨日,三地原油变化率已至13.47%,远超过4%的红线,距上一次调价也已经有26个工作日,调价之举迟迟未落。由于国内两大石化集团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存在些许垄断意识,看涨下各地主营单位开始有意识的控制出货量,加上市场商家存在囤货行为,导致部分地区柴汽油供应出现偏紧的现象。而混合芳烃以及混合苯市场则继续在以汽、柴油上调预期为基调的行情中借力。
05年期间,美国地下油库因为国际通用的汽油调和原料——MTBE出现渗漏进地下水的问题出现而引发的恐慌影响,对于高致癌难分解的MTBE使用开始广泛寻求可替代方案。芳烃市场中甲苯、混合苯、混合芳烃等成为较适宜的产品,由于mtbe的调和使用量约为10%左右,而甲苯及混合芳烃则高达30%左右(部分芳构化优级混合芳烃货源能达到50%附近),所以近年来甲苯与混合芳烃与汽油之间的关联度较高,除了商品市场基本的供需因素引导外,成品油市场动态成了混合芳烃市场最大的影响因素。目前市场上主流调油方式有:
1、混合芳烃+石脑油(又名化工轻油)+MTBE+其他添加剂;
2、C9+石脑油+MTBE+抽余油或者燃料油+轻烃+酯类香料。
以上调油原料均涨价中,且货源偏紧,不断考验调油市场的接盘能力,调油商已明确表示压力较大,部分京标汽油并无盈利。华东及华南混合芳烃的集中到港也在考验参与者心态。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月底成品油库存来看,较年初增长394万吨,其中柴油增加370万吨。货紧存在一定人为因素,若发改委调价落实,后续供应量将逐渐释放。混合芳烃市场,华北市场低价货与高品质货源均存,非标及京标调和可用,但是中等偏上品质的货源较缺乏;华东及华南混芳大户到港较集中,大环境支撑,暂看不到跌价迹象,同时下游按需采购,唯恐高价遭遇意外,市场保持谨慎心态。由于防通胀仍是近期国家工作重点,清明假期临近,出行增加带动成品油需求,调价关系到民生,推测发改委将延迟调价时间至假日之后,当前液化气及成品油均已涨至国家最高限价,批发价格一路上行甚至零批一价,后续即便发改委上调后市场涨幅亦不大。预计后续混合芳烃将继续借力于成品油市场,窄幅波动为主,或存小涨幅。
甲醇:成交重心或继续小幅下挫,下滑空间仍有待考究
三月下旬以来,国内甲醇市场波动频繁,对业者心态影响颇大。上周市场成交重心大涨,加之受业者买涨心态影响,市场交投气氛较为积极,部分地区如山东市场主流商谈涨幅接近300元/吨,超过了部分下游厂家的接受程度,至上周末,部分地区呈现止跌回稳态势,多数厂家出货速度放缓,市场开始步入僵持阶段。
本周国内甲醇市场开盘走低,部分厂家纷纷表示上周末出货情况明显不佳,业者心态开始疲软。因前期市场炒作气氛浓厚,加之月底为下游传统备货时期,致使目前市场货源多数集中在贸易商手中,从而导致了主流商谈自周初以来持续下滑,严重打压了市场业者的心态。
前期西北主要生产厂家停车检修计划,至截稿前,也有部分发生了变化。因天气较好出货顺畅,甘肃华亭原本计划开始于下月初的停车检修被推迟,具体时间待定;听闻陕西渭化空分装置出现故障意外停车,为期20日左右。目前卓创资讯已得到证实,陕西榆林能化将于4月1日正式停车检修,为期20日左右,其他西北厂家均尚未得到明确的消息。因此,近期密切留意西北主要生产厂家的确切的停车时间仍是业者应该关注的要点。
目前市场货源多集中在贸易商手中,库存压力较大,成为市场贸易商近期降价抛售的主要导火索。前期下游厂家接货较多,因此近期以消化库存为主,本周行情的下滑或许仅仅只是一个短期的调整,若西北厂家装置检修正式开始,市场仍有反弹预期。
卓创认为,因板厂开工负荷较高,目前下游甲醛业者心态仍较为积极,但二甲醚在上周末经历了短线的上扬之后,近期一直稳中走低,部分业者表示,液化气虽货源紧张,但目前已经触顶,对二甲醚市场支撑略显不足。卓创预计,本周剩余交易日内市场延续淡稳走势,业者多持观望心态,西北厂家下调价格可能不大,但多数消化市场成交重心或继续小幅下滑,但在西北厂家装置正式检修之前,下滑空间仍有待考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