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全国已规划800+氢氨醇项目 锚定900万吨绿氢产能
全国已规划800+氢氨醇项目 锚定900万吨绿氢产能
  • www.chemmade.com
  • 2025-11-17 13:42:07
  • 中国能源网
  •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近日在国家能源局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将“拓展新能源非电利用途径”作为“十五五”新能源高质量平稳发展的重点方向,将重点推动风光制氢氨醇、风光供热供暖等多元转化和就地利用。加快建设风光氢氨醇一体化基地,鼓励工业领域风光绿电替代化石能源供热供汽。


    业内普遍认为,风光氢氨醇一体化模式不仅将绿电转化为“绿色石油”,打通电力、化工、交通、农业等多个领域的关键路径,更构建了一个跨行业、多能源协同的新型能源产业生态,将为解决可再生能源消纳、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高耗能产业深度脱碳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解决可再生能源“看天吃饭”问题


    风光氢氨醇一体化的核心逻辑,是将不稳定的绿电通过电解水制成绿氢这一灵活的能量载体,再进一步与空气中的氮气或捕集的二氧化碳反应,合成为易于大规模储存和长距离运输的绿色液氨和绿色甲醇。


    在氢氨醇一体化框架下,氢、醇、氨形成优势互补的“能源金三角”,各自发挥独特作用,解决可再生能源的“看天吃饭”问题,彻底改变传统化工生产对电网稳定性的依赖,实现从“电网随生产”到“生产随风光”的颠覆性转变。


    如今,随着氢能产业快速发展,绿色氢氨醇产业凭借独特的技术优势和战略价值,正从概念走向实践,成为连接绿电与终端应用的关键纽带。


    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会长于彤近日公开表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10月,我国累计规划氢氨醇一体化项目超800个,合计规划绿氢产能近900万吨/年,已建成产能超20万吨/年,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目前,我国绿色氢氨醇投产、在建和规划项目大部分集中在‘风光’资源丰富的西北、华北、东北地区。”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新能源研究中心副主任杨铮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其中,内蒙古、吉林、新疆、河北、宁夏、甘肃、山西、青海等省区相继发布相应规划或实施方案,鼓励大规模发展新能源制绿色氢氨醇。”


    大部分项目仍处前期阶段


    “十四五”时期,我国绿色氢氨醇试点项目不断涌现。《中国能源报》记者梳理发现,目前投产的典型项目,包括中国石化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内蒙古易高1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远景能源赤峰32万吨零碳氢氨项目、上海电气洮南5万吨绿色甲醇项目,以及吉电股份大安18万吨绿氢合成氨项目。


    除上述陆上氢氨醇一体化项目外,我国海上现存唯一项目位于山东。广东、江苏等海上风电大省绿电资源丰富,为发展大规模海上制氢提供了坚实的能源基础。


    向上氢能联合创始人兼研究总监韩文峰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吉电股份大安项目创造四项全球之最,涵盖全球最大规模一次性投产绿色合成氨单体项目、最大规模碱液与PEM混合电解水制氢项目、全球最大规模的直流微电网制氢项目、全球最大规模的固态储氢项目等。另外,金风兴安盟风电耦合制5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中能建松原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等多个备受关注的项目也将陆续于年内落地投产。


    据了解,目前项目参与主体正日益多元化,不仅有中国石化、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电投、中国能建等实力雄厚的央企,也有金风科技、远景能源等敏锐捕捉市场先机的新能源巨头,形成“国家队”与民营企业并驾齐驱的格局。


    杨铮坦言,目前大部分氢氨醇一体化项目还处于前期工作阶段,尚未正式开始建设,预计建设进展较快的绿色氢氨醇基地将是具备新能源电力和生物质秸秆资源,且靠近港口运输条件较好的地区,比如东北和蒙东地区。


    短期规模化面临多重挑战


    于彤指出,绿色氢氨醇产业仍面临生产成本较高,跨领域技术耦合及规模化生产技术验证不足、标准体系尚不完善等挑战,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任重道远。


    “现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把投资成本降下来,把开工率提上去,从而降低整个氢氨醇行业的运行成本,提高竞争力。”有业内人士指出。


    杨铮也坦言,目前新能源电力制氢成本和生物质资源收储成本较高,导致绿色氢氨醇的生产成本较高。同时,由于国内供需错位,全国跨区域供应链建设进度慢,导致西北新能源基地运输到终端不具备经济性。


    受访人士普遍认为,从国内外航运和航空业低碳发展趋势看,绿醇、绿氨、可持续航煤等市场潜力较大,尤其是2030年前绿色甲醇船舶订单较多,巨大的市场需求将带动氢氨醇行业快速发展。


    “长远看,氢氨醇市场前景光明,但发展道路曲折,与减碳行动带来的巨大需求相对应的是,高投资高成本导致有效供应不足,目前绿色氢氨醇的绿色溢价仍存在不确定性,这也导致短期内全球范围内实际建成项目较少。”杨铮说,绿色氢氨醇全球市场还处于发展初期,未来一旦市场培育起来,行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 文章关键词: 氢氨醇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