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产业链“建圈强链” 四川“风光氢储”上市公司迎发展良机
产业链“建圈强链” 四川“风光氢储”上市公司迎发展良机
  • www.chemmade.com
  • 2025-09-04 09:47:18
  • 证券日报
  • 近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联合省能源局印发《四川省新能源产业链建圈强链发展规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聚焦光伏、风电、氢能、新型储能等重点领域的产业发展综合实力提升,提出到2027年,四川省新能源产业链营业收入超过5000亿元,力争达到6000亿元的发展目标。相关产业链上市公司有望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期。


    眺远营销咨询董事长兼CEO高承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四川有望通过“建圈强链”推动当地新能源产业链加速发展,并为产业链相关公司带来供应链成本、资金、订单等多个方面的红利,进而促进四川新能源产业链上市公司在光伏、氢能等重点领域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


    《规划》显示,截至2024年底,四川省拥有光伏、风电、氢能等新能源产业链企业近200家,其中本土上市企业11家,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等上榜企业37家。四川省新能源产业链实现营业收入约2079亿元,产业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三位,并培育了通威集团、东方氢能、中材科技等国家链主企业和琏升科技、川润动力、中自环保等众多细分领域头部企业。四川的光伏材料、风电装备、氢能装备等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其中电池片产能约占全国六分之一,光伏产品产能居全国前三位,氢能产业营收规模位居全国前列、风电整机新增装机容量位居全球前十。


    根据《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到2027年,四川省新能源产业链关键材料、核心技术和装备自主可控水平大幅提升,市场机制、标准体系和管理体制更加健全,链主、链核企业规模实力不断壮大,全链产业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凸显,建成世界一流的新能源产业集群。


    从细分产业来看,《规划》提出,到2027年,光伏产业链营业收入超过4000亿元、力争达到4800亿元;风电产业链营业收入达到550亿元、力争达到650亿元;氢能产业链营业收入达到450亿元、力争达到550亿元。


    从发展路径来看,四川将聚焦光伏、风电、氢能、新型储能等重点领域,围绕上、中、下游产业发展情况,绘制产业发展全景图,形成标志性产品方案,实施针对性锻长补短,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加深合作,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巩固技术领先优势,加快构建符合新发展要求的产业生态,提升产业发展综合实力。


    值得一提的是,《规划》还提出要推动新能源产业链应用规模显著提升。包括大力推动屋顶分布式光伏、市政工程光伏、源网荷储一体化绿色产业园区建设,“光伏+制氢”“光伏+制造业”、氢能交通、“水风光发电+氢储能”等初步实现规模化应用,建成10个以上风光储一体化项目,力争光伏、风电装机规模达4500万千瓦。


    “伴随着产业链‘建圈强链’工作逐步推进,将有力推动四川省新能源产业规模的持续扩大,未来预计还将有更多资金和资源将进入当地的新能源领域,带动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对于产业链上市公司而言,可借助政策红利,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水平,提高市场份额。


  • 文章关键词: 风光氢储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