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上半年业绩不佳 全球化工巨头纷纷调整战略
上半年业绩不佳 全球化工巨头纷纷调整战略
  • www.chemmade.com
  • 2025-08-19 13:52:55
  • 国际金融报
  • 截至8月中旬,包括巴斯夫、陶氏、霍尼韦尔、赢创、索尔维、杜邦、世索科、科莱恩、科思创、阿科玛、SABIC、亨斯迈、利安德巴赛尔、盛禧奥、沙特阿美、东丽、三菱化学、住友化学、三井化学、LG化学等28家国外化工企业发布了最新业绩。


    少数企业出现逆势增长


    受需求疲软、经济复苏缓慢和地缘政治风险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多家化工巨头二季度业绩普遍下滑。只有个别在上半年出现了逆势增长,比如,霍尼韦尔、杜邦帝斯曼-芬美意等。


    具体来看,霍尼韦尔2025年第二季度销售额达104亿美元,同比增长8%。为此,霍尼韦尔更新了全年销售额、部门利润率和调整后每股收益的预期,预计全年销售额为408亿美元至413亿美元,有机销售额增长在4%至5%之间。预计部门利润率将在23.0%至23.2%之间,部门利润率将同比增长40至60个基点。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2月, 霍尼韦尔宣布董事会已完成全面的业务组合审查,并决定拆分自动化和航空航天业务。此次拆分计划,加上此前宣布的先进材料业务分拆计划(目前预计于2025年第四季度完成),将产生三家上市的行业领导者,并计划于2026年下半年全面完成。


    杜邦2025年第二季度净销售额为32.6亿美元,同比增长3%,其中有机销售额增长2%(销量+4%,价格-2%)持续经营净利润达到2.38亿美元,同比增长35%,调整后每股收益总计1.12美元,增长15%。杜邦电子业务的分拆计划预计将于11月1日完成。分拆完成后,剩余的工业部门将并入杜邦公司。


    帝斯曼-芬美意2025年上半年总销售额达65.1亿欧元,同比增长3%,其中第二季度销售额为32.36亿欧元,同比持平。该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增幅高达982%。不过,帝斯曼-芬美意也正在计划剥离动物营养与健康业务,2025年6月2日,已经完成将饲料酶业务出售给Novonesis,交易金额15亿欧元。


    此外,很多化工巨头二季度业绩出现普遍下滑。


    比如,北欧化工2025年上半年净销售额为41.65亿欧元,同比增长7.08%;净利润为2.1亿欧元,同比下降29.48%。住友化学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5261亿日元,同比下降14%;营业利润255亿日元,同比增加140亿日元。


    沙特阿美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2231.35亿美元,同比下降7.9%;净利润为486.84亿美元,同比下降13.6%。其中,二季度总收入为1085.72亿美元,同比下降13.5%;净利润为226.73亿美元,同比下降22%。


    亨斯迈2025年上半年营收为28.68亿美元,同比下降6%;归属于亨斯迈的净亏损为1.63亿美元,去年同期净亏损为1500万美元。其中,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为14.58亿美元,同比下降7.4%。


    陶氏今年上半年实现净销售额为205.35亿美元,同比减少5.28%;税前利润亏损10.33亿美元,上年同期为10.57亿美元;净亏损为10.9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8亿元),上年同期为9.96亿美元,由盈转亏。


    瓦克化学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28.9亿欧元,同比下降2.2%。累计净利润为负0.23亿欧元,上年同期为0.83亿欧元。其中,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销售额约14.1亿欧元,同比下降3.7%,环比下降4%,主要原因是美元疲软和销售量下降。


    巴斯夫2025年上半年实现销售额332亿欧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93亿欧元;净收益为8.87亿欧元,同比下滑超五成。公司指出,销售额下降是由于六个业务领域中的四个领域的价格呈负增长,尤其是化学品业务领域。


    巨头进入战略调整期


    随着不及预期的业绩报公布,为了应对业绩下滑压力,多家化工巨头开始了深度战略调整。有的在转让业务、解散子公司和裁员,还有的在削减支出。


    比如,三菱化学转让了运营70年的塑料子公司。在7月25日,刚刚宣布退出运营36年的打印机墨粉用聚酯树脂制造业务后,7月29日,该公司再宣布,基于公司新中期管理计划2029,为了业务更好发展,将全资子公司J-Film Corporation转让给丸之内资本基金III的特殊目的实体,预计今年12月29日完成股份转让。


    亨斯迈2025年上半年营收为28.68亿美元,同比下降6%;归属于亨斯迈的净亏损为1.63亿美元,去年同期净亏损为1500万美元;调整后EBITDA为1.46亿美元,同比下降31.1%。为了应对危机,该公司计划裁员10%。


    赢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与山东蔚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于2025年7月31日正式签署《和解协议》,决定对合资企业赢创蔚蓝生物科技(山东)有限公司及其青岛分公司启动解散与清算程序,原因是当前市场环境变化及公司实际经营状况未能达到预期目标。赢创预计,若全球经济不出现进一步恶化,2025年全年调整后EBITDA将达到预测区间(20亿至23亿欧元)的下限。为确保良好的自由现金流,资本支出将削减1亿欧元,降至约7.5亿欧元。


    8月14日,朗盛发布二季度业绩,受全球市场环境影响,销售额下降了12.6%,至14.7亿欧元,EBITDA同比下降17.1%,至1.5亿欧元。4月初,德国朗盛完成了对聚氨酯系统业务部门的出售,彻底退出了聚合物业务。


    8月11日,美国醋酸巨头塞拉尼斯公布二季度业绩,净销售额25亿美元,同比下滑4.5%。为了改善盈利状况,在2026年前再节省500-1000万美元成本,该公司有意剥离其先进电子墨水和浆料业务,以推进公司现金生成和去杠杆化的战略实施。


    8月4日,据相关报道,陶氏公司取消了与Mura Technology公司在德国博伦建设化学回收工厂的计划。7月份,陶氏宣布将关闭其位于德国博伦的乙烯裂解装置,以及位于德国施科保的氯碱和乙烯基 (CAV) 资产和英国巴里的基础硅氧烷工厂(这些均属于成本更高、能耗更高的业务)。


  • 文章关键词: 化工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