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宝钢超高等级取向硅钢绿色制造示范项目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塔吊林立、机械轰鸣,车辆穿梭、人声鼎沸,在六百余名建设者的协同奋斗下,厂房结构拔节生长、围护结构加紧安装,一座引领全球硅钢行业的工厂已初见雏形……
施工现场旁,无取向硅钢产品结构优化项目与取向硅钢产品结构优化(二步)厂房巍然耸立,在蓝天白云之下交相辉映。它们共同记录着一段不平凡的故事——那是中国二十冶品质履约创市场,奋楫争先逐浪硅钢领域的奋斗图景。
多年来,中国二十冶始终坚定巩固优化提升“冶金建设”核心优势,牢牢把握市场机遇期,谋势而动、乘势而上,在硅钢建设领域逐步探索、持续深耕。
积铢累寸,蓄积亮眼“成绩单”
受下游用钢行业的消费变化影响,钢铁工业结构调整扎实推进、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硅钢(一种电机、变压器等迭代升级的关键材料,因其导磁率高、电阻系数大等特性,具有节能降碳和电能转换效率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新能源、输变电等领域,在落实国家“双碳”战略中具有重要作用)成为钢铁产业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优先方向。
宝钢五冷轧带钢工程
以2006年首次参建硅钢项目为起点,中国二十冶中标并完成了宝钢五冷轧带钢工程(一期)、首钢京唐2230毫米冷轧工程(二冷轧)、沙钢新建硅钢土建及安装工程项目、宝钢取向硅钢产品结构优化(四期)标段一、中冶南方(新余)冷轧新能源汽车用高牌号电工钢项目连退机组及重卷机组工程等一大批硅钢项目的建设,斩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中国安装工程优质奖、中国建筑钢结构金奖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行业类荣誉,在一场场追求卓越的“攻坚战”与一次次不断突破的“接力赛”中,踏出了一条从“探路者”到“领跑者”的品牌“蝶变”之路。
宝钢无取向硅钢产品结构优化项目
随着国家政策体系逐步构建完成,“双碳”行动提速迈进,新能源汽车行业等绿色低碳产业迎来新机遇,实现历史性突破。2020年12月,宝钢股份无取向硅钢产品结构优化项目开工,项目设计年产能50万吨,投产后将有效解决新能源汽车行业高等级无取向硅钢供不应求的问题,为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建新功。
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中国二十冶坚持系统管理,构建一体化管理体系,加强总部领导、职能部门、相关分公司对项目的协同支撑;在项目组织架构、重大方案评审、分包物料集采、临建临电统配等方面,做实做细支撑保驾;明确专家团队提供技术、造价指导;加强技术赋能,将工程管控主平台率先应用项目建设,对全模块、全流程实行数字化跟踪,对“人、机、料、法、环”各要素实时、系统、全面、智能地监督、把控。
2023年3月,克服重重困难与挑战,该项目顺利投产,标志着第一条完全面向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等级无取向硅钢专业生产线正式上线,开启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绿色新征程,更实现了全球无取向硅钢示范产线的历史新跨越。
宝钢取向硅钢产品结构优化(二步)项目
2024年6月,宝钢取向硅钢产品结构优化(二步)项目提前4个月投产。该项目填补了中国二十冶取向硅钢核心机组的业绩空白,实现硅钢产品主工艺机组全流程“大满贯”。
2023年—2024年期间,中国二十冶凭借与客户的深度互信、雄厚的业绩和技术优势及高效的履约能力,中标武钢有限新能源无取向硅钢结构优化工程、沙钢高品质硅钢连退工程、宝钢超高等级硅钢绿色制造示范项目等重大硅钢工程。在推动硅钢产业链驶向“快车道”的进程中,中国二十冶的旗帜始终飘扬在行业最前列。
建好重大工程,担起硅钢产业发展顶梁柱的同时,中国二十冶还着眼于微,立足硅钢制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趋势,紧跟客户需求,积极推进各大国内钢铁基地硅钢产线的迭代升级,在“微工程”中积累业绩、赢得口碑。
强链补链,点燃创新“强引擎”
技术是确保品质履约的坚实保障,更是企业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的重要基础。中国二十冶立足项目实际,持续梳理建造经验,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总结形成基础工程、钢结构安装、轧钢设备安装、轧钢管道工程、轧钢电气设备安装及调试、轧钢工程BIM技术等六大方面核心技术成果,在硅钢建设领域形成了特色技术优势。
中国二十冶基础工程核心技术
结合硅钢工程深基坑施工特点、难点,中国二十冶经过多年沉淀,研发了系列深基坑施工专用技术和先进的施工工艺,主编行业标准《冶金工程基坑降水技术规程》,11项核心技术经省部级科技成果鉴定,达“国际先进水平”。编制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标准》《钢铁企业冶金设备基础设计规范》国家标准2部;《大型箱型基础混凝土施工工法》获评国家级工法。
在钢结构安装领域,中国二十冶利用BIM软件进行三维建模,采用midas软件进行有限元受力分析,不仅解决了胎架制作过程中出现的误差问题,也为后续胎架顶升和滑移过程提供保障。通过对多重因素的综合考量,采用三榀屋面梁及檩条为一个单元的方式进行滑移(K型)胎架设计,降低现有技术条件下对吊装设备的要求,提高工作效率。在此基础上还研发了(X型)胎架,可适用不同滑移方向的需要,具有较广的应用范围。
中国二十冶轧钢设备安装核心技术
冷轧板带工程轧机机架自重大,受厂房净空高度、车间行车载荷能力限制、设备基础表面复杂、吊车站位空间等因素影响,轧机机架吊装难度大。中国二十冶深知这一施工堵点,持续攻坚,成功研发了“大型冷轧板带轧机机架双机抬吊技术”,有效实现低净空条件下,轧机机架的吊装工作。主编《轧机机械设备安装规范》《轧机机械设备工程安装验收规范》国家标准2部。研发的“双行车抬吊综合技术”“大型轧机设备安装施工新技术”“大型轧机牌坊吊装技术”3项核心技术,经省部级科技成果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硅钢机组对液压润滑管道的清洁度要求极高,中国二十冶结合轧机施工经验,研制出“绿色智能高效冲洗装置”及“气液混合冲洗技术”,实现多模式冲洗功能,对冲洗压力、流量、油温、液位、过滤器压差进行连锁及实时监控,动态调整各项参数,提高冲洗效率及质量。多项技术成果获评国家级工法、中国专利奖优秀奖、中国五矿专利奖一等奖、上海市安装协会科技创新奖一等奖等荣誉。
在轧钢电气设备安装及调试方面,中国二十冶研制了可无级升降、自由移动的平台装置与液压成套推移装置等多套专用装备,形成“变压器液压高效推移技术”,解决了受限空间下传统吊装方式效率低、安全性差、劳动强度大等难题。研发的“电缆高阻故障快速处理技术”,通过大电流将高阻故障点烧穿,彻底转化为低阻故障点,配合使用电桥法、磁波测量法及磁位测量法对故障点进行精确定位,有效解决电缆系统回路故障点难以精确定位的难题。
此外,中国二十冶积极依托BIM建造技术优势,研发了地质及桩基BIM技术、轧钢工程复杂设备基础钢筋建模及算量技术、轧钢工程钢结构厂房BIM技术应用、管道模块化预制安装等成果,在解决各类施工难题的同时,有效实现节约成本、优化工期、综合创效。
掌握硅钢建设核心技术的同时,中国二十冶持续加强复盘总结,推动积淀成长,初步形成了数字建造技术路线及硅钢核心产线数字资产,为后续项目的策划及实施提供了可参考、可借鉴的技术管理成果,也为持续提升工程管理水平、促进项目履约提质升级夯实了基础要素支撑。
一座座引领硅钢行业发展的“梦工厂”拔地而起,一条条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硅钢生产线稳定运行,展现出中国二十冶丰富的硅钢施工经验与卓越的建设实力,持续带动市场开拓。截至目前,中国二十冶累计承建宝钢、武钢、新钢、迁钢、沙钢、涟钢等众多高端硅钢产线新建和技改工程60余项……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未来,中国二十冶将紧紧围绕“一创两最五强”奋斗目标,以“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向冶金行业制高点攀登,为加快推进国家硅钢产业高质量发展、科学推动实现“双碳”目标贡献中冶人的汗水、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