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全球风电设备对有色金属的需求进入新一轮扩张
全球风电设备对有色金属的需求进入新一轮扩张
  • www.chemmade.com
  • 2025-05-15 09:49:06
  • 矿权资源网
  • 5月14日,中信证券发布研报指出,风电产业链即将迎来量利齐升的关键拐点。随着国内外风电需求放量、价格企稳及成本优化,整机与核心零部件环节的盈利修复已箭在弦上,而海上与海外市场的爆发更是为行业注入长期增长动能。


    风电产业复苏与有色金属协同共振


    风电设备制造与有色金属的关联性远超市场普遍认知。以单台5MW陆上风电机组为例,其铜用量约为3-5吨,铝用量达8-10吨,而稀土永磁材料则是直驱发电机不可或缺的核心原料。


    中信证券研报预测,2025年国内风电装机量将突破100GW,叠加海外市场64GW的新增装机预期,全球风电设备对有色金属的需求将进入新一轮扩张周期。


    值得注意的是,海上风电的加速发展进一步推升了金属材料的性能要求。例如,海缆需采用耐腐蚀的高纯度铜芯,海上塔筒对铝合金的轻量化需求显著增强,而深远海漂浮式风电则对钛合金等高端材料的耐压性提出更高标准。


    据行业测算,2025年全球海上风电带动的铜需求或达50万吨,较2024年增长20%以上,其中东南亚、欧洲等新兴市场的增量贡献尤为突出。


    成本优化与技术迭代,催生高端材料渗透率提升


    风电行业的成本压力正推动产业链向轻量化、高效率和长寿命方向升级,这为有色金属的高端应用创造了空间。


    以稀土永磁材料为例,直驱永磁风机凭借高效率、低维护成本的优势,在全球风电市场的渗透率已从2020年的30%提升至2024年的45%。


    中国作为全球稀土供应链的主导者,其钕铁硼永磁体的出口量在2024年同比增长18%,直接受益于欧美风电整机厂商的产能扩张。


    与此同时,铝合金在塔筒、机舱罩等部件的替代效应逐渐显现。相较于传统钢材,铝合金减重可达30%-40%,从而降低运输与安装成本。


    国内某头部风电设备企业透露,其2025年新机型的铝用量占比计划从15%提升至25%,这一技术路径若规模化推广,或将带动全球风电用铝需求增长超百万吨。


    产业链协同与绿色溢价,重塑金属行业竞争格局


    风电产业的全球化布局正在重塑有色金属的供需关系。以铜为例,海外风电项目的本土化采购政策倒逼中国铜加工企业加速海外建厂。


    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中国铜材出口量同比增长12%,其中风电专用铜排、海缆铜导体的出口占比首次突破30%。


    另一方面,“绿电-金属”的协同效应逐渐显现。国内多家电解铝企业通过直购海上风电绿电,将单吨铝的碳排放强度从13吨降至4吨以下,成功获得欧美客户的绿色溢价订单。


    这种模式或将拓展至稀土、锂等战略资源领域,推动有色金属行业从“成本竞争”转向“低碳竞争力”赛道。


    风险与展望


    尽管风电与有色金属的联动逻辑清晰,但短期仍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地缘政治风险等挑战。


    一季度稀土价格受缅甸矿供应扰动上涨15%,导致部分风机厂商暂缓永磁电机扩产计划。


    此外,欧盟对中国风电塔筒发起的反倾销调查,也可能对铝材出口形成阶段性压制。


    长期来看,全球能源转型与高端制造的需求共振,将持续支撑有色金属的结构性行情。


    对于投资者而言,需重点关注两大方向:一是直接受益于风电放量的铜、稀土永磁、高端铝材龙头企业;二是布局海外产能、具备绿色认证优势的加工企业。


  • 文章关键词: 风电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