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原料紧张导致供应端承压 铜价仍具有一定上涨空间
原料紧张导致供应端承压 铜价仍具有一定上涨空间
  • www.chemmade.com
  • 2025-04-02 09:46:43
  • 大有期货
  • 3月中旬,美铜价格强势攀升,一举创下历史新高,沪铜也稳健突破80000元/吨大关,强劲的市场表现极大地激发了投资者的热情。回溯本轮行情,驱动因素众多且复杂。今年年初以来,铜矿及原料供应持续紧张,这一状况逐步向下游传导,引发冶炼厂初步减产。美国关税政策风险引发的“囤货”热潮,推动美铜价格持续刷新高位,进而带动伦铜和沪铜价格上扬。虽然海外宏观环境走弱限制了铜价上方想象空间,但短期基本面的韧性足以推动铜价继续上涨。不过若关税政策落地力度不及预期,则铜价可能回归基本面定价,价格或高位回调,投资者应关注风险。


    在3月的美联储议息会议上,美联储宣布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4.25%~4.50%之间,这一决策与市场预期高度契合。美联储放缓缩表节奏,不断改善了市场的流动性预期,使得美股、比特币等风险资产纷纷止跌企稳,美元指数也持续徘徊在低位,货币宽松趋势得以延续。与此同时,特朗普宣布拟对进口铜加征25%关税,这一消息引发市场对未来进口成本大幅攀升的强烈担忧。全球供应商为规避潜在风险,纷纷加速铜材运输入境,美国市场的需求预期也因此大幅上扬,美铜价格随之迅速上涨。


    国内方面,前3个月需求端表现积极,铜市场呈现出需求端活跃、生产端韧性十足的良好态势,内需逐步“接力”外需的迹象已初见端倪。全国两会结束后,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定调明确,清晰地释放出宏观政策加码稳增长的强烈信号,极大地增强了市场信心。此外,DeepSeek引发的国内资产重估潮持续发酵,不断改善市场预期,有力地推动了经济进一步复苏。后续一系列提振消费的举措正加速落地,《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的出台与实施,有望为消费市场注入一剂强心针,形成更为强劲的支撑。


    从供应端来看,冶炼端的扰动对铜价的短期影响愈发显著。因铜精矿现货加工费处于历史低位,国内某大型冶炼厂宣布旗下年产能约47万吨的冶炼厂减产。从长远视角分析,国内政府收紧新建铜冶炼厂规定,旨在有效遏制产能问题。未来,仅有少数大型企业有望满足严苛的进入门槛,这无疑意味着国内精炼铜供应将逐步收紧。中国铜冶炼行业对进口精矿的依赖程度较高,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国产铜精矿开采量仅为164万金属吨,而国产精炼铜产量高达1324万吨,铜矿自给率仅为12.4%。进入2025年,铜精矿受生产中断、品位下降及勘探成本上升等多重因素制约,供应紧张问题仍未得到实质性缓解,多家矿企相继减产或下调2025年生产指引。根据已更新年报的矿企数据,2025年产量指引增量仅为21万吨,相较2024年增量下降了47%。我们下调2025年矿端供应增速至1.5%,相较2024年1.8%的增速略有降低。


    从需求端看,2025年铜消费将延续高韧性增长态势,长期绿色能源转型进程的加速进一步加剧了铜市场的供需不平衡。每吉瓦的太阳能或风能装机容量需近5.5吨铜,这一用铜量是化石燃料基础设施的3倍。新能源汽车(单车用铜80kg)、AI算力中心(单台服务器1.36吨铜缆)及特高压电网建设等新兴领域需求强劲,预计2025年新能源用铜占比将超过20%,到2030年这一比例将超过30%,凸显出扩大铜生产规模的紧迫性。短期看,在“金三银四”传统需求旺季,下游拿货情绪环比明显改善,市场现货供应偏紧。随着铜价连续上涨,下游采购意愿逐渐减弱,畏高情绪浓厚,大多以刚需接货为主。但若铜价回落,下游采购热情有望迅速回升。预计2025年全球消费增速可达3.4%,需求增速将高于供应增速,为铜价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


    综上所述,原料紧张导致供应端承压,冶炼厂减产效应持续发酵,铜价仍具有一定的上涨空间。


    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铜价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