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韩国电池产业困局难破 未来正主动求变
韩国电池产业困局难破 未来正主动求变
  • www.chemmade.com
  • 2024-11-06 13:42:19
  • 经济日报客户端
  •   近日,韩国电池产业三大巨头LG新能源、三星SDI、SK On接连公布了今年第三季度的营业额和利润。综合来看,有关数据整体欠佳,亮点有限,韩国电池产业短期内仍将面临多重因素掣肘,韩国业界和舆论不乏忧虑之声。

      从具体数据来看,今年第三季度,LG新能源营业额为6.8778万亿韩元,利润4483亿韩元,环比分别增长11.6%和129.5%,但同比分别减少16.4%、38.7%;三星SDI营业额为3.9356万亿韩元,利润1299亿韩元,环比分别下降4%和46%,同比分别减少30%、72%;SK On营业额为1.4308万亿韩元,利润240亿韩元,营业额同比减少54.9%,但利润扭亏为盈。由此可见,三巨头中只有两家业绩较第二季度出现一定好转,但与去年同期相比,数据整体出现了较大幅度下滑。尽管SK On实现了盈利,但盈利额相对有限,且也只是该公司成立3年以来的首次季度盈利。

      据韩媒报道,韩国电池产业三巨头第三季度业绩欠佳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全球电池市场需求放缓。韩国有分析指出,今年1月至8月,全球登记的电动汽车电池总装机量约为510.1GWh,虽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1.7%,但增速却同比减少了17个百分点。二是部分韩国电池制造工厂开工率有所下降。例如,LG新能源的工厂开工率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4.7%。三是部分韩国电池企业的主要客户需求有所缩减。

      目前,韩国业界和舆论的忧虑仍在蔓延,其认为在未来一段时期,韩国电池产业仍将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和不确定因素,短期内难以脱困好转。

      一方面,韩国业界普遍不看好电池产业的第四季度发展前景,韩国相关企业设定第四季度业绩目标时,也显得非常保守。韩国业界认为,受季节性因素影响,第四季度往往会出现电池制造企业高利润产品出货量减少的现象,从而对利润形成负面影响。而且全球电池需求在第四季度也很难出现增长。电池制造企业的主要客户通常会在第四季度盘点并调整库存,导致其需求可能被进一步压缩,不利于电池制造企业的销售。

      另一方面,韩国业界对美国政府换届后的经济政策高度关注,如有关补贴、电动汽车政策、关税等。其中,让韩国业界尤为敏感的便是补贴会否生变,倘若出现缩减,韩国相关企业的业绩将会难以避免的受到很大负面影响。例如,据韩媒报道,今年第三季度,LG新能源报收盈利4483亿韩元,但该数字是将美国补贴纳入之后的计算结果,如果不将美国补贴计算在内,那么LG新能源不但不会盈利如此之多,反而还会变成亏损状态。

      面对如此不利局面,韩国电池产业也在主动求变,积极应对,以期在日后国际市场环境有所好转后,寻求突破。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发布消息称,今年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增长放缓,韩国电池产业面临巨大挑战,但国内业界通过调整投资节奏,推动产品组合多边化等措施对危机予以了应对,而且韩国电池制造企业还通过开发新一代电池技术来提高未来竞争力。尤其是韩国电池产业三大巨头开发了4680大圆柱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等,拓展了自身订单,电池原材料生产企业也开发了相对更具价格竞争力的钠电池,并在人造石墨等方面实现了部分自给自足。


      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电池能源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