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印度尼西亚镍下游扩张:鼓励向可再生能源转型
印度尼西亚镍下游扩张:鼓励向可再生能源转型
  • www.chemmade.com
  • 2024-10-27 09:57:34
  • 佛山市金属材料行业协会
  • 雅加达——预计印度尼西亚镍下游产业的扩张将显着增加碳排放量,到 2028 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可能增加高达 3850 万吨。 


    据能源经济与金融分析研究所(IEEFA)周四(2024 年 10 月 24 日)最新报告引述,这是由于镍公司对燃煤蒸汽发电厂(PLTU)的依赖造成的。


    题为“印度尼西亚镍公司:产量增加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的报告显示,四家大型公司 - PT Aneka Tambang (Antam) Tbk、PT Merdeka Battery Materials (MBMA) Tbk、PT Trimegah Bangun Persada (Harita Nickel) Tbk、 PT Vale Indonesia Tbk—计划增加镍产量。预计这四家公司的镍金属产量将从去年的35万吨增加到2028年的105万吨。


    因此,这四家公司的温室气体 (GHG) 排放量预计将大幅增加。 


    报告作者 Ghee Peh 表示:“随着印尼镍公司的利润和业务规模不断增长,并计划在未来 3-5 年内将产量增加一倍以上,现在是加速从煤炭转型的时候了。”


    目前,Antam 的排放量最大,即每吨镍排放 69.9 吨二氧化碳 (tCO2/tNi),其次是 Harita (68.4 tCO2/tNi)、MBMA (56.9 tCO2/tNi) 和 Vale (28, 7 tCO2)。 /tNi)。由于使用水力发电厂 (PLTA) 和生物柴油发电厂,淡水河谷成功降低了排放量。


    IEEFA 报告提出了有关预计未来排放量的两种情景。在第一种情况下,如果四家公司的排放强度不变,那么总排放量可能达到3850万吨,相当于2023年印尼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4.5%,而2023年印尼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将达到8.615亿吨。然而,如果这些公司能够像淡水河谷一样降低排放强度,到2028年总排放量可能会减少43%,达到2230万吨。


    “如果企业仍然依赖化石燃料驱动的PLTU,那么到2028年镍产能增加53万吨对环境的影响将非常巨大,”他解释道。 


    他补充说,约51%的新增产能将来自排放水平较高(约60吨二氧化碳/吨镍)的镍铁生产,而其余49%将通过排放水平较低的混合氢氧化物沉淀(MHP)工艺生产使用高排放技术(HPAL)。


    淡水河谷目前在四家公司中排放强度最低,其可再生能源份额为 30.1%。Harita、MBMA 和 Antam 各自使用的可再生能源比例要小得多,分别为 5.3%、4.9% 和 1.2%。尽管如此,淡水河谷的大部分冶炼业务仍然使用化石燃料。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Harita计划在2025年建造一座容量为300兆瓦的太阳能发电厂(PLTS)。MBMA也计划使用PLTS,但尚未具体说明容量。与此同时,Antam 计划停止使用其 PLTU,但将改用 PT PLN (Persero) 的电力,该公司仍然依赖天然气和 PLTU。


    “企业必须平衡下游镍产品出口增加的经济效益与环境影响,并通过用可再生能源替代PLTU来减少排放,”他强调。


    淡水河谷和哈里塔对可再生能源的使用证明,印尼镍公司可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然而,必须加快向水力和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的过渡,以减少这种工业扩张对环境的影响。

  • 文章关键词: 镍产能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