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我国生态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成效明显
我国生态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成效明显
  • www.chemmade.com
  • 2024-10-23 13:44:02
  • 人民日报
  •   过去是煤矿塌陷地,如今变身光伏项目基地。在山东枣庄市华电滨湖350兆瓦光储一体化智慧能源项目现场,水面上光伏板整齐排列,水面下鱼虾满塘。2023年,总投资17.5亿元的这一项目启动实施,“板上发电、板下种植养殖”。通过农业、渔业、光伏等产业带动,累计解决周边群众就业300余人,年人均增收3万余元。

      过去“一煤独大”,如今产业多元。自2009年被确定为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以来,曾经的煤炭资源基地枣庄市加快了转型发展步伐。中材锂膜锂电池专用湿法隔膜项目,单线产能及智能化程度均为全球领先,产品性能达到国外进口产品水平;欣旺达30吉瓦时动力电池项目,首条生产线于去年4月投产,到今年底将具备6条生产线全部投产的条件;联泓新能源材料和生物可降解材料一体化项目,设备机组厂房已经封顶,预计明年底建成投产……如今,非煤产业增加值在枣庄市规上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已达80%以上。

      “我们坚持依托煤但不依赖煤、立足煤却又超越煤,主攻工业、大抓产业、突破园区、育强企业,推动实现由煤炭资源单纯开采向深度开发转变、由一煤独大向接续替代和多元支撑升级。”枣庄市委书记张宏伟表示。

      不只是枣庄。近年来,资源型地区补齐民生短板、优化产业结构、治理生态环境等任务扎实推进,转型取得明显成效。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振兴司有关负责同志向记者介绍了总体情况——

      发展持续向好。“十四五”以来,资源枯竭城市经济总量从2021年的3.4万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3.7万亿元,年均增速达2.1%,整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资源枯竭城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稳步提升,从2021年的40.5%增加到2023年的46.8%,“一业独大”的局面逐渐改变。

      民生福祉日益增进。“十四五”以来,资源型地区统筹推进居民住房改善、就业增收和社会保障。资源枯竭城市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任务全面完成,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的采煤沉陷区和独立工矿区累计实施居民避险搬迁约20万户。资源枯竭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基本稳定在3%左右。

      生态治理成效显著。“十四五”以来,资源型地区集中力量整治因采矿受损土地,土地利用效益显著提高。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取得重要进展,新增治理面积250多万亩。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均大幅下降,二氧化硫最高降幅达20%,空气质量明显好转。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下一步,资源型地区要科学谋划、找准定位,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坚持“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宜粮则粮、宜山则山、宜水则水”,合理选择发展路径,积极塑造发展新动能。


      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煤矿能源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