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的苯乙烯生产企业有21家,国内的苯乙烯行业已经形成了国有、民营、合资和外商独资的局面。国有企业主要是中石油和中石化的下属公司,外资企业包括中海壳牌、上海赛科、扬子巴斯夫、常州东昊,民营企业包括利士德,由双良股份投资。各类型企业占比统计如下:
中国苯乙烯行业的生产规模在2008年时只有310多万吨,2009-2010年国内有多套苯乙烯新装置投产,国内总产能快速增长,2010年底时达到500多万吨。随着生产工艺的不断进步和革新,新建装置的工艺呈现多样化的趋势,纯苯和乙烯为原料生产的传统工艺不再一统天下。大庆中蓝石化有限公司8万吨级乙苯/苯乙烯联合装置投产,成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干气法制苯乙烯装置。山东菏泽玉皇化工有限公司成功投产我国首套大型乙醇直接烃化制苯乙烯装置。2010年,宁波镇海炼化利安德化学有限公司苯乙烯装置投产,该装置为目前世界最大的PO/SM技术生产苯乙烯装置,其苯乙烯产能60万吨/年。以下是目前中国苯乙烯工厂装置生产工艺对比:
生产方法 | 主要代表企业 |
纯苯乙烯法制苯乙烯 | 常州东昊、江苏利士德 |
乙醇法制苯乙烯 | 山东玉皇 |
干气法制苯乙烯 | 锦州石化、锦西石化、华北石化、大庆中蓝 |
生产工艺的不同在生产中就势必会造成苯乙烯成本的一些差距,近而就会影响到利润空间。苯乙烯是我国化工品的大宗原料,仅华东市场每月的正常消耗量就在25-30万吨,每月还有大量的进口量涌入市场,对于每月用量这么大的化工品来说,成本和价格的优势就显得尤为重要。
据笔者了解,在这几种生产方法中,纯苯乙烯法是比较常见的生产苯乙烯的方法,国内的主要生产工厂还是多以这种生产工艺最为普遍。这种方法制备苯乙烯的主要原材料是乙烯和纯苯,在苯乙烯的成本中占有很大比重。这两种原材料最终都与原油市场挂钩,受其变化波动影响较明显。近年来,原油市场波动频繁,乙烯和纯苯的市场价格波动直接影响苯乙烯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原材料价格波动频繁,影响苯乙烯生产企业的盈利稳定性,而近期苯乙烯的主要原料纯苯在春节后价格上涨过快,增加了苯乙烯生成企业的采购成本,缩小苯乙烯生产企业的盈利空间。
就笔者了解到的近期苯乙烯生产的情况来看,从去年12月到现在,特别是春节前国内市场苯乙烯的市场价格因下游市场消耗量小而一直走低,一些国内生产企业生产的苯乙烯成本都高于市场价格,部分企业因利润空间被压缩而不得不降低开工率或是干脆停产,这种情况已经持续近两个月,目前的苯乙烯人民币成本约在10700元/吨左右,而华东市场的主流商谈区间也就在10700-10750元/吨,就算是在这一水平附近有成交发生,也仅仅是刚够成本。
其实影响苯乙烯行业利润水平的主要因素有很多,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主要是苯乙烯的销售价格及其主要原材料乙烯和纯苯的采购价格。纯苯的最初原料是石油,而国内对国际原油市场的依赖程度很大,国际原油市场的波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未来几年,苯乙烯行业的盈利水平还可能存在不稳定因素。但是,从目前国内外经济形势来看,各国的苯乙烯行业都在升温,随着春夏天旺季的慢慢到来,预计未来几周,苯乙烯市场不会出现大面积亏损现象,如果能在两周左右市场价格涨到12000元/吨就比较理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