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作为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关键一环,发展已达到了新高度。项目越建越多、系统越来越复杂,隐忧随之暴露——安全事故冒头,特别是电化学储能电站全球起火爆炸事故累计90余起,夯实安全之基迫在眉睫。
近日一则喜讯传来:应急管理部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批准创建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第二批)的函》(应急厅函〔2024〕256号),由中国电力新源智储能源发展(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源智储”)牵头,联合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广东新型储能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申报的“电化学能源消防安全联合创新”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获批创建。这是国家部委面向电化学储能全过程安全技术研究和实战应用设立的的首个大型专业实验室。
面向应急管理实战需求为储能安全保驾护航
第一个、部委级、强专业……该实验室也是国家电投首个获批牵头创建的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彰显了中国电力在电化学储能安全领域雄厚的技术积累和产业转化实力。
“电化学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起到关键作用,也催生着消防安全领域新生态。近年频繁发生的火灾爆炸事故敲响警钟,研究电化学储能消防安全技术、提高电化学储能行业安全水平的意义重大。”新源智储副总经理王逸超表示,安全是储能发挥功能和价值的基础前提。这样一座高水准的实验室,能够提升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安全性能,为下游用户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能源供应。研究成果和技术创新还可以应用于储能电站的设计、建设和运维,降低火灾等事故风险,保障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
面向应急管理实战需求、行业高质量发展需求,中国电力主动担当、科学谋划,于2022年4月部署申报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定位于突破电化学能源示范与规模化应用过程中的本质安全控制、风险感知识别、监测预警预报、火灾防控、应急处置救援等行业瓶颈,开展以电化学能源消防安全为核心的前沿基础理论、重大原创、颠覆性技术与先进装备研发,以新质生产力推动电化学能源消防与应急救援产业创新发展,促进电化学能源领域应急管理体系完善和能力现代化提升,旨在建设世界一流的电化学能源消防安全联合创新实验室。
在该领域补齐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拼图”
成功申报背后是中国电力“硬实力”的支撑。
实验室实行依托单位领导、管理委员会管理、学术委员会指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实验室主任负责实验室的全面工作。中国电力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新源智储董事长贺徙担任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聘请张来斌院士任学术委员会主任,谢和平、王成山、杨勇平等多名院士任副主任。固定研究人员由一批电化学能源消防安全实战领域的领军人物,具有丰富理论和实战经验教授、高工、博士与长期奋战在实战一线的优秀中青年科技工作者组成,共计79人。
数字更有说服力。近三年,实验室已取得多项重要科研成果。例如,其研发的热失控早期预警与联合防控系统在国内外多场景储能电站开展应用,累计规模超2.6GWh;研发的电化学能源火灾调查技术为北京“4.16”大红门储能火灾等60余项重大灾害事故调查提供技术支撑。此外,建立本领域应用成果15项,为应急管理实战应用提供强有力支撑;孵化本领域产业公司6个,在本质安全材料、监测预警设备和消防设备等领域取得市场成效……
“牵头打造‘电化学能源消防安全’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组建‘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国家队,实验室将、补齐应急管理领域电化学能源消防安全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拼图’。”新源智储储能检测与数据分析中心副经理孙鹏表示。
做国内外电化学能源消防安全领域的领导者
孙鹏进一步介绍,实验室已购置及研制的10万元以上实验仪器设备超过100台(套),建设有30余台(套)性能优异、国际领先的大型实验平台装置。面向能源领域应急实战需求,将率先从基础研究方面入手,攻克电池安全问题这一卡脖子的全球性难题,并尽快转化为产业化优势。
创新研发绝非易事。“我们也遇到过挑战。”孙鹏同时坦言,电化学储能电站消防安全涉及多个技术领域,需要跨学科的知识融合和技术创新。不同领域的技术发展水平和成熟度不同,如何找到最佳融合点并实现创新成为难题。“核心技术研发不能仅靠单点突破,而要从‘点’走向‘域’,形成体系化势能。”
为此,新源智储采取自主创新与协同创新的“双轮驱动”发展战略。一方面,发起新型电化学储能技术创新联盟,形成以标准带动应用、以应用催生市场、从市场创造需求、由需求引导技术创新的“垂直域创新”新模式。另一方面,联合顶尖科研院所与高校、国内头部储能集成商、电池制造商等成立高端储能科研与实验平台,为电化学储能前沿技术研发提供强大的研发基础与支撑。
力争3-5年内,建成行业领先、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电化学能源消防领域高新技术研发创新实验室;5-10年内,成为国内外电化学能源消防安全领域的领导者,成为国家电化学能源消防安全科技创新中心、实战验证中心和战略研究中心——这是目标与规划,亦是值得期待的广阔前景。
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