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金九银十”已经过半 沥青能否继续下跌?
“金九银十”已经过半 沥青能否继续下跌?
  • www.chemmade.com
  • 2024-09-23 10:03:45
  • 盛达期货
  • 自7月份以来,沥青在成本端的带动下一路下跌,大有回到3000元/吨以下的趋势,如今“金九银十”已经悄然过半,沥青市场能否继续下跌需要关注以下两方面:1.基本面偏弱平衡能否维持;2.地方炼厂年末税务稽查问题对于沥青产量的影响。


    一、8月底沥青加速下跌行情分析


    2024年8月27号至9月11号,沥青2411合约盘面价格加速下跌近400元/吨(3398元/吨→3041元/吨),9月10日更是创年内最大跌幅4.33%,由于盘面价格得迅速下跌,基差迅速扩大至最高459元/吨,笔者分析原因如下:


    1、主因–油价大幅下跌:布伦特原油价格下调10美金/桶(80美金/桶→70美金/桶),纯稀释沥青生产成本下降近500元/吨,地方炼厂综合利润修复至年内高位水平,导致沥青估值相对偏高。


    2、次因–基本面偏宽松:在成本端价格重心下移的作用下,部分地方炼厂生产积极性增加,沥青9月份地炼排产121.6万吨,环比增加11.65万吨,需求端却仍未出现旺季爆发式增长,库存去化斜率持稳,且市场有炼厂放3150元/吨远期合同,对价格有一定负反馈。前期沥青并未随油价深跌,本次补跌后估值又回归中性水平。


    二、四季度沥青市场走向锚点


    经历过本轮下跌后,利空是否被市场充分交易、是否有新的潜在利空因素出现更多的则是要关注市场对于基本面得预期判断,以及每年四季度面临的宏观政策上的风险,笔者认为短期内处于买政策预期卖基本面现实的阶段。


    1、基本面:供需格局仍将维持偏弱平衡(季节性预期)


    2024年1-9月沥青累计产量1924万吨,环比减少446万吨;2024年1-9月沥青累计消费量(库推)2058万吨,环比减少374万吨,沥青处于供需双弱的阶段;2024年1-9月供需差-134万吨,缺口主要为产量快速下降导致。后市来看,产量造成的供需缺口将进一步减小,主要原因如下:1.由于成本端布油油价降至70-75美金/桶区间,多数炼厂利润修复至内年较高水平,后续复产增产积极性增加,据隆众消息,沥青10月份地炼排产132.6万吨,环比增加11万吨,主要增加在山东地区;2.成交以及远期合同报价作为最贴近市场实际需求的指标,表现并不乐观。山东地区现货价格呈现周内10-30元/吨的跌幅不等,目前海韵牌沥青3440元/吨,大部分现货成交表现平平,且炼厂3150元/吨远期合同成交也不容乐观,随着淡季到来,需求仍有下降的空间。基本面逻辑来看,中长期沥青仍然是化工品中适合逢高空的品种之一,盘面价格回归3000元/吨以下可能性较高。


    2、政策导向:税务问题或带来成本抬升(不确定性强)


    虽然基本面趋于宽松,但还要考虑宏观政策因素的影响。对于税务问题,更像是一个狼来了的故事,每年四季度,税务稽查相关消息就会在市场出现,以下对本次税务相关消息以及可能对沥青市场的影响做定性分析:


    (1)本次税务问题相关信息: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推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稳步下划地方,完善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和抵扣链条,优化共享税分享比例,统筹考虑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税收征管能力等因素,分品目、分步骤稳妥实施,拓展地方收入来源,引导地方改善消费环境。以成品油消费税为例,目前主要在炼化企业出厂以及进口环节征收,若征收后移,交税方将从生产端的炼厂,转移至销售端的加油站。


    ●市场消息称燃料油、稀释沥青消费税将不能抵扣或抵扣比例改变(100%→50%-70%),预计10月份逐步实施到各个炼厂,真实性仍需确认,尚未看到明确文件说明。阿格斯消息:“中国正在考虑从10月开始削减燃料油进口退税,防止私营部门炼油厂使用这种替代原料,尽管成本大幅下降,从10月1日起,进口燃料油消费税退税额按成品油销售额计征。”


    (2)对沥青市场的影响:


    ●部分地方炼厂通过以‘化工票’名义销售应税产品(或不开具发票)来逃避缴纳消费税的行为将近一步减少,企业现有利润将会被压缩,前期交税不规范的民营炼油厂将失去一定的价格优势,有望加快推动落后地炼产能的退出,有利于国营炼厂。


    ●若燃料油、稀释沥青完全不能抵扣,较低的退税将使炼厂的成本增加500元/吨以上,届时炼厂的沥青产量降幅将超过淡季需求降幅,库存下降速度预计增加,对价格产生利多影响。


    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沥青、价格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