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PTA退潮之后 市场过剩价格搁浅难以避免
PTA退潮之后 市场过剩价格搁浅难以避免
  • www.chemmade.com
  • 2024-09-22 10:08:24
  • 中粮期货研究院
  • 三季度的PTA行情,可谓平地一声惊雷,在长达近一年的低波动运行后,突然走出一波非常流畅的跌势,一举突破前期的箱体区间。我们看PTA的这一波行情走势,不能仅仅关注短期甚至中期的行情,而应该从长期角度看PTA疫情之后的整个周期的运行情况。PTA的这一波超预期下行,不仅仅是来自基本面的变化,甚至也不仅仅来自宏观格局的走势,而是来自周期的切换,是估值逻辑上的整体转变。


    三季度以来下跌的核心因素,主要来自于成本端,也就是上游原料PX估值的大幅下移,而这样的估值转变,并非来自PX短期供需的变化,事实上下半年的PX供需格局并无显著的异常表现,7-8月的累库并未超出市场预期。然而PX却在三季度走出了顺畅的下行行情,PXN从350美元附近下行至200美元附近,这只能用周期维度的市场预期转变进行解释。


    2022年开始,由于地缘因素带来的高热值成品油缺口,PX的市场逻辑一直在讲一个原料短缺的故事,PTA也经历了“水涨船高”的过程。尽管有2019年以来持续的产能增长,但是这些投产的产能并未得到充分的释放,2022-23年PX产能利用率长期维持在60-70%的低位。但是进入2024年之后,尽管亚洲芳烃仍然在流向北美,但这样的贸易流更多表现为长约形式,而随着北美成品油需求的回落,边际上对芳烃现货供应的影响被进一步淡化。于是,今年大部分时间的PX开工率维持在80%以上,国产量的充分释放有效地抵消了进口端的收缩。因此,市场对PX价格的预期从短缺逻辑转向了过剩逻辑,一个过剩的市场自然撑不起300美元以上的PXN估值,因此PX带动PTA的下跌就成为了时间问题,潮落之后,PTA价格的搁浅也难以避免。


    需求端来看,尽管市场一度非常悲观,但从高频数据来看,利空因素主要体现为终端订单的季节性偏弱,而产业链内部的运行整体仍然相对健康。这样的微观现象似乎指向终端旺季的绝对刚需并没有消失,而是在市场悲观预期和原料的剧烈波动下短期受到了抑制,整个市场倾向于采取一种相对谨慎的运转方式。从当前产业链库存仍然能够脉冲式流转来看,市场仍然处于观望态势,随着市场情绪的企稳,9月末至10月仍然可能存在下游补库预期,聚酯原料的需求端在当前价格下还是能够给出一定的下方支撑。


    在成本端决定价格中枢、需求端给出底部支撑的背景下,PTA自身的供需对价格的影响相对弱化。事实上随着原料供应的稳定和PTA自身加工费的企稳,PTA的供应弹性已经逐步减弱,今年二三季度PTA的开工率呈现显著的波动收敛态势。这样一种稳定的供应态势也决定了PTA加工费波动区间将相当有限,PTA的价格预期更多围绕成本弱势运行。


    综上所述,PTA近期的下行,核心因素来自原料PX估值逻辑的转换,从估值角度当前的下跌短期已经基本到位。在三季度末需求提振预期仍然存在的情况下,短期PTA价格进一步下行的空间有限,9-10月预期迎来逐渐筑底。但是中长期来看,聚酯原料端PX-PTA的过剩格局仍然有待进一步出清,PTA的价格上方压力将持续存在,弱势格局预期在一段时间内延续。

  • 文章关键词: 聚酯、PTA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