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中小氮肥企业应寻找增值亮点
中小氮肥企业应寻找增值亮点
  • www.chemmade.com
  • 2011-02-22 09:35:15
  • 中国化工报
  •   在当前中小氮肥企业普遍盈利不佳的形势下,企业是否应该大举投资上技改项目?记者上周采访氮肥行业专家时,他们纷纷提醒中小企业: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规定,3年内不会有煤化工项目被审批,也不会有大型煤化工项目上马,中小氮肥企业将至少有3年以上的调整期。在此期间,氮肥企业不要盲目投资,而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寻找可以新增产值、附加值高的项目,如在副产蒸汽低压联醇、尿素下游产品等方面开发应用新技术。
      
      全国化工合成氨设计技术中心站副主任委员於子方指出,目前不少中小氮肥企业的综合能耗已经低于大型装置。他对河南、安徽、浙江、云南等地的企业经济指标进行了对比,提出目前大部分中小氮肥企业已经对“三废”混燃炉、造气自动加焦等进行了技术改造。在原有的原料路线及工艺条件下,综合能耗很低,基本没有下降空间。
      
      於子方介绍,如果继续对装置进行技改,只能针对原料气化、原料气冷法净化或低压合成氨等进行技术改造。根据实际运行的洁净煤气化技术运行结果可以发现,真正成熟的只有水煤浆气化,但这项技术投资过大。
      
      这位专家给企业细算了一笔账:新上10万吨级合成氨装置需要水煤浆气化部分投资将在2.8亿~3.5亿元。不计银行利息,仅按照化工设备10年折旧计算,每吨合成氨需要增加财务成本300元。如果选择恩德炉或灰熔聚等,气化部分总投资也需要1.5亿元左右,每吨合成氨成本增加财务成本150元。另外,所有洁净煤气化技术均需要空分装置,每吨合成氨综合电耗将会增加到1900千瓦时。
      
      南京敦先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庆新建议,中小企业暂时也不宜进行双低压或双甲(醇烃化)工艺的改造,除了资金投入非常大之外,技改结果也只能将合成氨工艺电耗降低120千瓦时左右。他透露,山东一家企业20万吨级合成氨40万吨级尿素装置采用双甲(醇烃化)及中高压合成氨技术改造,工程投资为1.6亿~1.8亿元,吨合成氨增加财务成本80~90元,而降低电耗带来的经济效益仅为吨合成氨82.8元。
      
      为此专家一致提出,中小氮肥企业应在副产蒸汽低压联醇、蒸发冷利用、压缩机节能气阀等方面实施改造,在甲缩醛、尿素下游产品等方面开发推广新技术。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