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国际油价攀升 中国上调汽、柴油售价
国际油价攀升 中国上调汽、柴油售价
  • www.chemmade.com
  • 2011-02-20 09:34:43
  • 中国新闻网
  •   国际油价的不断上涨,促使中国再次上调成品油销售价格。中国国家发改委宣布,自20日零时起,汽油和柴油的每吨售价将分别提高350元人民币。全国平均93号汽油和0号柴油每升分别提高0.28元和0.30元。
      
      中国上次上调汽油、柴油价格是在去年的12月22日。此后,国际油价继续攀升,到今年1月21日已达到调价的边界条件。根据中国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如果国际市场原油价格连续22个工作日日均变动超过4%,成品油价格应适当调整。
      
      国家发改委介绍说,因为考虑到临近春节等因素,调价时间推迟至2月20日。同时,考虑到中国的经济形势以及各方承受能力,此次调价幅度被压缩,石油企业将消化部分原油价格上涨产生的影响。
      
      国家发改委所说的经济形势主要是指中国目前面临的物价压力。继去年12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6%后,今年1月份中国的CPI涨幅达到了4.9%。此外,1月份的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也就是原先的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9.7%。
      
      但为了抑制石油消费过快增长、保障市场供应,官方最终决定调整油价。
      
      随着经济发展,中国的石油消费需求持续快速增长。以汽车行业为例,2010年中国汽车销量超过1800万辆、同比增长32%。以每年每车耗油1.5吨计算,1800万辆汽车每年需要消耗成品油2700万吨,折合原油约4500万吨。由于国内原油产量一直比较稳定,新增的消费需求将全部依靠进口满足。
      
      2010年中国进口原油2.39亿吨,同比增长17%,石油对外依存度上升三百分点、超过55%,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和消费国。今年1月,中国进口原油2180万吨、同比增长27.4%。
      
      国家发改委认为,石油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石油消费过快增长超出中国经济和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需要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和引导作用,抑制石油消费过快增长,促进资源节约。
      
      国家发改委还认为,及时调整成品油价格,有利于保障市场供应。由于一半以上的石油资源需要进口,国际市场油价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越来越大。如果成品油价格不及时调整,会抑制石油企业生产和进口积极性,导致国内市场供应紧张,甚至出现限供、断供、排队加油等现象,增加社会运行成本。
      
      国家发改委介绍说,经过此次价格调整,多数地方炼油企业可以维持正常生产经营,有利于保障市场供应;中石油、中石化两家国有石油公司,可以利用上游原油生产利润弥补下游炼油亏损,调动炼油企业生产积极性,确保成品油特别是柴油供应。
      
      成品油价格调整的同时,国家发改委严令所有成品油生产经营企业,不准超价销售;官方将采取措施控制调价的连锁反映,严查囤积居奇、造谣惑众、合谋涨价、搭车涨价等行为。同时,政府继续对种粮农民、渔业、林业、城市公交、农村道路客运给予补贴,对出租车行业给予临时补贴;继续做好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工作。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