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预计2030年全固态电池有望全面实现商业化
预计2030年全固态电池有望全面实现商业化
  • www.chemmade.com
  • 2024-04-23 13:55:15
  • 中国证券报
  •   近期,固态电池领域消息频出,市场热度居高不下。相比当前主流锂电池产品,固态电池具备高能量密度、高电化学稳定性、高安全性的特性,被视为电池领域下一代“革命性”产品。专家表示,目前全固态电池仍未能从实验室走向量产,且半固态电池量产应用仅限于小批量示范运营。随着固态电池在性能提升等方面不断推进,预计2030年全固态电池有望全面实现商业化。

      市场高度关注

      4月以来,固态电池相关技术频频取得进展,引发业界关注。

      日前,上汽智己发布旗下最新车型智己L6。据介绍,该款车型应用了“准900V超快充固态电池”。

      广汽集团则表示,全固态电池在能量密度、安全性和制造技术方面已实现阶段性突破,采用100%固态电解质,单体能量密度超400Wh/kg,目标在2026年完成全固态电池开发,并首先搭载于昊铂车型。

      目前,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卫蓝新能源、清陶能源、赣锋锂业等电池产业链企业都在进行固态电池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落地工作。

      相比当前主流锂电池产品,固态电池具备高能量密度、高电化学稳定性、高安全性的特性,被视为电池领域下一代“革命性”产品。4月19日,正力新能发布首款双重半固态超长续航大圆柱电池正力·骐龙,电池的满电续航达到1000公里以上。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此前表示,全固态电池是公认的下一代电池首选方案之一,也是下一代电池技术竞争的关键制高点。

      从产品应用领域看,除了新能源汽车,无人机和eVTOL等航空器也在尝试搭载半固态电池,进行相关商业化探索。行业龙头企业宁德时代此前发布单体能量密度达500Wh/kg的凝聚态电池,并表示该电池计划应用在电动航空器等领域。

      有低空经济领域分析师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相较于新能源汽车,固态电池在无人机和eVTOL等航空器上的应用更容易推进。一方面,固态电池续航长、重量轻,完美契合航空器对自重和续航的要求;同时,相较于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领域的相关航空器更容易接受价格较高的前沿产品,便于固态电池落地应用。

      迎来发展机遇

      当前,相关厂商宣称的“固态电池”引起不少争议。

      根据赛迪研究院定义,按照电池中液态电解质含量多少,电池可分为全固态、准固态、半固态三类。其中,液态电解质质量百分比小于10%的为半固态电池,小于5%的为准固态电池。这些电池仍然含有液态电解质成分,并非全固态电池。

      另外,除了能量密度,固态电池在安全性、充放电性能等方面拥有显著优势,但当前的半固态、准固态电池并不具备这些性能。

      目前,绝大多数半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在350Wh/kg至450Wh/kg区间,采用高镍三元、超高镍三元等正极材料,并选择固态电解质+液态浸润剂的形式。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市面上出现的所谓“固态电池”几乎都是半固态电池。半固态电池虽然减少了液态电解质用量,但性能没有出现质的飞跃。

      有固态电池研究专家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目前全固态电池仍未能从实验室走向量产,且半固态电池量产应用仅限于小批量示范运营。

      从国际范围看,日本企业以及相关研究机构在固态电池领域布局较早,具有一定领先优势。根据赛迪研究院统计数据,在固态电池专利申请总量中,目前日本占据38%,共有超过3600件;我国占23%,达到2200多件。另外,美国占15%,韩国占13%,欧洲各国约占11%。丰田、日产等企业预计固态电池量产时间为2027年至2028年。

      国泰君安研报显示,随着对电池安全性和能量密度要求的提升,固态电池将迎来发展机遇,有望成为当前液态锂电子电池体系的补充。根据国海证券研报,固态电池在性能提升、量产进度等方面不断推进,预计在2030年全固态电池有望全面实现商业化。


      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全固态电池电池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