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搭数字化发展“快车” 煤炭行业迎“蝶变”机遇
搭数字化发展“快车” 煤炭行业迎“蝶变”机遇
  • www.chemmade.com
  • 2024-01-15 09:21:54
  • 证券日报网
  •   智能采掘技术装备与智能制造快速发展、视频AI识别、基于地理信息规划结合等核心技术实现从无到有,创新数智开采成套技术与应用,打造了无人智能化开采的新样板,智能辅助运输特别是井下的无人驾驶,从实验开始走向实用……1月13日,记者从2023年煤矿智能化重大进展发布会暨技术经验交流会获悉,目前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并在多个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一批突破性的成果。

      同时与会专家认为,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正在加速重构世界产业格局,数字经济正成为驱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建设智慧矿山是世界矿业发展的大趋势,推进煤炭产业化数产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我国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煤矿智能化建设步伐加快

      2024年1月13日,2023年煤矿智能化重大进展发布会暨技术经验交流会在京召开。会上集中发布了煤矿无人化智能开采控制技术装备与应用示范、煤矿辅助作业机器人技术与集群应用、深部煤炭高效开发数字化和智能化关键技术与装备等11项2023年煤矿智能化建设重大进展成果。

      记者从会上获悉,2023年煤矿智能化技术体系建设取得显著进展,薄煤层工作面无人化智能化开采、中厚煤层超长工作面智能化开采工作面年产千万吨,超大采高智能化综采综放不断突破极限,建成一批超级智能化煤矿。

      截至目前,全国758处煤矿建成1651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国家首批煤矿智能化建设示范煤矿中,47处达到了示范建设预期效果,煤矿智能化建设减人增安提效效果日益显现。

      一批煤矿智能化关键装备、技术工艺取得突破,也将带动新一轮的煤矿基础设施和装备投资,上市公司龙软科技表示,煤矿智能化建设加速,行业需求持续旺盛,目前各主要产煤省,都在积极推广煤矿智能化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第一期目标持续推进,首批智能化示范矿陆续通过验收。按照国家相关政策,2035年国内矿山要实现全行业智能化。

      在龙软科技看来,煤矿智能化赛道长坡厚雪,未来公司将充分抓住机遇,在高级智能化矿井建设方面获得突破性进展,将领先的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同时海外市场也存在发展机遇,中长期来看,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的市场机会很大。目前俄罗斯煤炭生产的智能化程度不高,智能化改造后生产效率会有较大幅度提高。

      同样伴随煤矿智能化机遇,山东能源集团打造了国际一流的煤机高端装备的制造产业,其技术、产品出口到德国、俄罗斯等主要采煤国家。

      “数智化”助力行业转型升级

      煤炭是我国能源安全的压舱石和稳定器,在当前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分别占比67%、56.2%。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法认为,推动煤炭产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我国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数字煤炭建设正面临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王国法对记者表示,煤炭行业数字化转型是以煤矿智能化建设为基础,煤炭生产经营数字化和数字化煤炭生产经营为纽带,数据创新为核心,由新一代信息技术引发的煤炭生产方式变革与价值体系重构,推动煤炭行业实现以安全高效绿色智能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

      “不过目前我国煤炭行业两化融合发展虽取得了较快发展,但整体水平与先进行业相比还有明显差距,煤炭行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建设整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王国法说。

      在王国法看来,推进煤炭行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路径应以“5G+ABCD”技术体系为支撑,即5G与人工智能(AI)、区块链(Blockchain)、云计算(Cloud computing)、大数据(big Data)等新信息技术融合,支撑煤炭产业数字化转型。同时还应建设绿色智能开采、数字孪生智慧矿山“供应链—物流链”双链融合、消费精准预测、能源开放共享的市场交易机制。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伟认为,以数字化和智能化实现深部厚煤层安全、高效、高回收率、绿色开采是支撑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山东能源集团积极探索研发深部煤炭高效开发数字化和智能化关键技术与装备。


      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煤炭工业、煤矿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