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来说,由于下半年开工环境较为稳定,且“购物节”活动集中,市场需求要略好于上半年,而企业也惯性将下半年作为生产重心。年末收官在即,三季度伴随交投气氛好转,企业生产意向提升,月产量同比上涨,但需求端跟进力度并不及供应回升。避险情绪下,四季度季节性需求趋弱,再生PP企业生产负荷随之下调,通过控制产量来缓解价格跌幅。目前业者对后市预期谨慎偏空占主流,长期出货压力下,年末备货量或有限。
需求恢复不及预期 抑制供应增量
回顾2023年,上半年受强预期与弱现实博弈影响,企业出货压力较大,库存普遍偏高。面对疲软需求,再生PP企业生产多低负荷运行,以规避部分库存风险,从而缩窄价格跌幅。下半年三季度行业开工负荷提升,供应增加,多受PP新料不断上涨支撑,新旧料价差拓宽至合理区间(1000-1500元/吨),带动场内交易增多,企业开工负荷表现逐月上涨,相应月度国产供应量同步增加。而四季度受旺季需求提前释放影响,10月中旬后新增订单缩量,加之PP新料价格震荡回落,市场预期加重偏空,部分小规模企业开工下调,中大型企业开工相对稳定。11月进入行业传统淡季,市场需求亮点难寻,继续刚需偏弱,下游主流领域开工下降,制品企业成品、半成品库存累积偏高,普遍减少对原材料采购量。出货压力下,再生PP企业生产趋于谨慎,多数降负荷运行,国产供应缩量,同比表现下滑。12月面临年末收尾,企业多关注政策面刺激,比如年终经济会议对市场的提振影响。但就目前行情走势来看,似乎价格下跌仍未到位。谨慎情绪驱动下,再生PP企业做高库存意愿不大。
辩证观望 短市轻库存或是“良策”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向好。长远地看,我国经济发展具备强劲的内生动力、韧性、潜力,但当前我们仍处在消除疫情影响的恢复期,面临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内需求不足、一些企业经营困难、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等困难挑战。(整理自《 人民日报 》 2023年12月08日 09 版)
对再生PP塑料从业者而言,短期适宜以最小的风险应对市场变化。高需行情出现之前,年末无论价格涨跌,多宜保持轻库存水平。来年3、4月份适逢需求旺季,1-2月份供应压力或依然较大,我们需要谨慎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