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尿素期货谱写服务“三农”新篇章 助力化肥行业
尿素期货谱写服务“三农”新篇章 助力化肥行业
  • www.chemmade.com
  • 2023-08-18 09:56:52
  • 期货日报
  •   宁陵作为河南的“肥窝”,汇聚了众多的尿素产业链企业。这里,“化肥人”见证着尿素期货的成长与成熟。经历了尿素期货在产业链的“生根、开花、结果”,他们更感受到了期货对于化肥这个传统行业变革的影响。8月17日,由期货日报、商丘市金融工作局、宁陵县人民政府主办的2023期货助力乡村振兴暨“保险+期货”创新发展大会在河南宁陵举行。在中原期货和云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云图控股)承办的尿素期货谱写服务“三农”新篇章分会场上,与会嘉宾共话金融衍生品助力化肥产业稳健发展,一起揭开尿素期货服务“三农”新篇章。

      记者了解到,作为国内首个化肥期货品种,尿素期货2019年8月9日在郑商所挂牌上市。4年来,尿素期货整体运行稳定,与现货价格联动性逐步增强,市场参与者结构不断优化,交割顺畅有序,服务产业的广度和深度持续加强,在稳定企业经营、服务保供稳价、保障国家化肥储备及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会上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郑商所通过持续优化尿素期货交割布局、召开产业大会、发挥“产业基地”示范带动作用以及采取减费让利等措施,满足了产业企业的市场需求,提升了产业企业运用尿素期货进行风险管理的意识和水平,便利了更多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目前,已有2000余家产业企业开户并参与尿素期货交易,覆盖生产、贸易、消费全产业链。

      数据显示,2022年,尿素产业客户持仓占比32.1%,同比提高11.5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尿素期货日均成交、持仓分别为35.52万手、47.52万手,同比增长323.87%和225.17%;法人日均持仓占比69.7%,较去年全年提升近9个百分点。企业直接或间接参与尿素期货市场进行风险管理已成为趋势。

      4年来,尿素产业企业对期货的认知逐渐加深,多数贸易商也参与进来。“这几年整个行业发生了很大变化,尿素价格波动的节奏越来越快,尤其是承担国家化肥商业储备的企业,现货与期货‘双轨并行操作’不可或缺。”中农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期货业务部负责人李响表示,尿素产业企业既完成了储备任务,又可以减轻经营风险,这是尿素期货对承储企业的赋能。

      对此,云图控股期现中心投研部总经理王锐也表示,作为粮食的“粮食”,尿素期货的两大核心功能发现价格和规避风险能够夯实化肥产业链。

      “上游厂家合理利用期货市场规避了产品的跌价风险,更好地提升了产品竞争力,从而保障了供给端。中游贸易商利用期货市场稳定住供应链的同时规避了经营风险。下游需求方得到了一个发现价格的工具,进而达到降本增利和提升服务附加值的目的。”在王锐看来,整个化肥产业链上下游充分运用期货工具锁定加工利润后,能够提升化肥产业链的韧性,为国家藏粮于地战略提供坚实支撑。

      据了解,尿素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对期货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参与量也越来越大,一些头部企业正在推动产业贸易模式和定价模式的转变。

      据浙江杭实化工能化二部期现经理史开放介绍,在常规贸易的基础上,企业可以根据基差特性,开展期现正套和反套操作。当前市场正在加速发展,远期纸货的出现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衔接了现货和期货,三者相互配合可以更好地为有需求的产业企业提供套保机会,为点价方式的转变提供契机。

      “期货市场加速了产业间的信息流通,有助于产业企业更清晰地理解产业格局和细节,便于企业有针对性地做出应对之策。”史开放说。

      “目前,尿素贸易商参与期货市场的程度相对较高。作为连接产业上下游的纽带,贸易商承接的市场风险较高,规避风险的需求也是较大的。”豫新投资化工事业部总监毛润泽表示,从最开始的简单运用期货进行保值,到后来的基差贸易,再到现在开始运用较为复杂的期权来对冲价格波动风险,企业对期货工具的运用越来越成熟。

      毛润泽感受最深的是,在尿素企业不断学习期货、运用期货的过程中,期货公司、风险公司以及期现贸易商都在诚挚地为企业提供服务、支持。

      “期货公司对期货工具进行宣传、介绍,风险公司引入基差贸易、期权,期现贸易商进入尿素市场,大规模推广基差贸易。”在他看来,市场中每个角色都在充分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帮助尿素产业企业了解期货工具,助力企业参与期货市场,让企业能够合理运用期货工具规避风险,更好地享受衍生工具带给产业的“实惠”。


      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尿素、期货、价格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