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综合考虑我国电源侧与负荷侧资源保供潜力
综合考虑我国电源侧与负荷侧资源保供潜力
  • www.chemmade.com
  • 2023-07-01 09:36:13
  • 每日经济新闻
  •   “新型电力系统下,应在能源消费侧大力发展综合能源服务,开发利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推进工业余能的综合利用。”

      6月27日,在中国能源研究会与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共同举办的“新型电力系统沙龙”系列活动上,针对如何让综合能源产业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发挥作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营销部主任李明做如上表述。

      李明认为,建设新型电力系统,需要加强电力负荷精细化管理,特别是空调负荷的调控,实现削峰填谷,促进电力负荷与电网互动。发挥分时电价、尖峰电价、阶梯电价等价格调节作用,健全需求响应和碳排放考核机制,通过价格和技术共同推动用户优化能源消费行为,促进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

      综合能源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比如2022年发布的《“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中,提及“实施智慧能源示范工程。以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综合能源服务、智能微网、虚拟电厂等新模式新业态为依托”。

      记者从活动现场了解到,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无法孤立完成,为确保新型电力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需要从综合能源系统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电源侧与负荷侧资源的保供潜力。

      在电源侧,需要充分挖掘不同能源品种间的互补特性,利用风光水等可再生能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互补特性,提升可再生能源出力曲线的稳定性。

      在用户侧,可以利用终端用户对电热冷气等用能需求的互补互济特性,充分挖掘用能主体的海量化和多样性特征,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实现负荷曲线的柔性可调,实现负荷与电网的灵活互动,减少电网供应压力并提升新能源消纳比例。

      综合能源在新型电力系统的未来发展前景如何?

      中国电力技术市场协会综合智慧能源专委会会长赵风云认为,综合能源有助于让新型电力系统发挥巨大潜力。在实践中,综合能源项目能实现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并在降低综合用能成本的同时降低碳排放。
  • 文章关键词: 电力能源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