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我国核燃料处理技术获突破 铀利用率提高六十倍
我国核燃料处理技术获突破 铀利用率提高六十倍
  • www.chemmade.com
  • 2011-01-05 09:33:08
  • 人民日报
  •       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研发的第一座动力堆乏燃料后处理中间试验工厂——中核集团四〇四中试工程热调试日前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了核燃料闭式循环的目标,同时实现了核动力堆中燃烧后的核燃料铀、钚材料的回收。铀利用率提高60倍。

      中国核工业集团总经理孙勤表示,这次乏燃料后处理工程取得的成功,对我们进一步安全、高效地发展核电,对发展清洁能源起到一个基础性作用。

      这项听起来有点专业的技术叫“动力堆乏燃料后处理技术”。专家介绍,核电站发电,是通过核燃料在核反应堆中发生裂变反应,放出能量。如同火力发电站要不断加煤一样:当核燃料裂变不能维持一定功率时,也需要更换。这些被换下来的核燃料,就叫做乏燃料。通俗地说,乏燃料类似于火力发电站中的“煤渣”,但是它不是真正的“煤渣”,而是可以实现增值的“大宝贝”。因为,燃烧过的核燃料都会留下未燃烬的部分,而核燃料在燃烧过程中,还会产生新的核燃料。

      中核集团后处理中试工程总工程师王健表示,把核燃料进行后处理,就是通过一系列的化学过程把核电站没燃烧完的核燃料,还有新产生的核燃料提出来,再制成核电所需要的燃料元件。

      此前,法国、英国、俄罗斯、日本、印度等国掌握动力堆乏燃料后处理技术,但对自己的核心技术体系都严格保密。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