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地缘政治冲突和能源危机正加速全球转型
地缘政治冲突和能源危机正加速全球转型
  • www.chemmade.com
  • 2022-11-04 13:51:20
  • 油价网
  •   国际能源署(IEA)在其最新的《世界能源展望》报告中表示,由于目前困扰全球的能源危机,对化石燃料的需求将达到峰值,从而加速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型。但这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吗?

      IEA——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它为其预测设计的所有情景中看到了这种意外发生的事。即使是“既定政策方案”——通常是最保守的方案——对化石燃料的需求也将在21世纪20年代中期开始永久下降,“年平均下降幅度大致相当于一个大油田很长一段时间的产量”。

      煤炭将是第一个被淘汰的能源——而且就在短短几年之后。接下来是天然气的终结,到2030年前天然气需求将趋于稳定。与此同时,石油应该会被大量涌入的电动汽车挤出市场。

      但真的会这样吗?

      去年欧洲天然气供应短缺引发的能源危机在今年全面爆发,推高了对化石燃料的需求。

      当时,英国石油公司(bp)预测石油峰值已经在2019年出现。根据这家英国石油巨头的说法,全球石油需求将永远不会再回到2019年的水平。在这一点上,所有预测的人都说,全球煤炭需求将永远不会再增长,而天然气将是通往可再生能源未来的桥梁燃料。然后,天然气开始和石油一样被妖魔化,被认为是肮脏和不合适的。但那是在危机之前。

      现在,由于欧洲天然气短缺,煤炭需求有所上升,一些国家重新启用了被封存的燃煤发电厂,提高了石油产量,甚至在冬季将燃气发电厂转为燃煤发电厂。

      政客们——以及IEA——似乎都认为这是一种短期的需求刺激,在天然气市场恢复正常的那一刻就会失效。这种看法的问题在于,天然气市场不会在一周甚至一个月内恢复正常。事实上,欧洲天然气市场不太可能恢复正常。

      由于美国新的液化天然气供应上线缓慢,无法取代失去的管道天然气流量,我们可能会在未来几年看到强劲的煤炭需求。然后,印度和其他亚洲经济体将继续使用煤炭,因为煤炭仍然比天然气便宜,尤其是比液化天然气便宜,液化天然气的价格被饥渴的欧洲买家推到了天价。

      在石油需求方面,IEA似乎认为电动汽车将从21世纪30年代中期开始消灭石油需求。然而,这将需要生产、销售和使用数以百万计的电动汽车,由于金属和矿产领域的短缺迫在眉睫,这一点还远未确定。

      几个月来,采矿业和分析师一直在对铜供应发出警告。本月早些时候,托克公司表示,全球铜库存已降至危险的低水平,相当于大约4.9天的全球消费量。托克公司在英国《金融时报》举办的一次活动上表示,到今年年底,这一时间将进一步缩短至2.7天。

      托克公司金属和矿物交易联席主管科斯塔斯·宾塔斯表示:“欧盟已决定将其太阳能发电能力翻一番目标的实现时间从2030年提前到2025年,这并非偶然。 所有这些都需要大量的铜。

      “看看到处都是电动汽车,(路上电动汽车的数量)令人惊讶。那也有很多铜。因此,在这非常困难的一年里,我们一直在努力减少铜的库存。”

      所有这些警告所暗示的很简单:可能没有足够的原材料来生产所有的电动汽车——以及太阳能发电场和风力发电厂——需要出售这些原材料来减少石油需求,从而迎来可再生能源的未来。

      根据IEA的说法,能源转型是一个能源安全问题,地缘政治冲突突显了这一点,并可能成为加速转型的催化剂。事实上,一个国家在当地生产的能源越多,它就越安全。问题在于,被选择用来推动这种转型的可再生能源形式,并不善于提供能源安全保障。

      高盛公司大宗商品研究全球主管杰弗里·柯里近日对CNBC表示,全球在过去10年里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约为3.8万亿美元,而这一巨额投资只是将化石燃料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份额从82%下降到81%。

      此刻,柯里继续指出,这一比例很可能会回到82%,因为能源短缺刺激了更多的煤炭消费。他还指出,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一直在产能方面,但风能和太阳能装置的产能利用率往往相当低。这就是阻碍风能和太阳能供应(IEA署长法提赫·比罗尔所说的能源安全)的原因。

      在过去几年里,IEA作为能源转型的拥护者,而不是一个对所有形式能源都开放的能源机构,已经不如以前。它强调转型需要尽快进行,而且它与能源危机没有任何因果关系,这引起了一些怀疑,尤其是在它的“净零路线图”发布之后。

      当时,沙特阿拉伯能源大臣认为这个“净零路线图”为“爱乐之城”。 有趣的是,自路线图公布以来,对化石燃料的需求确实增加了,这促使IEA在路线图中表示,我们不再需要投资额外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后,自己呼吁对化石燃料进行更多投资。

      与上述路线图一样,这份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可能会被载入史册,成为IEA一厢情愿的最新想法,而不是任何看似合理的现实的反映。


      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能源储能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