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商务部公布2011年首批稀土出口配额,为14446吨,该数字较2010年第一批配额16304吨降低约11.4%。针对中国稀土矿产长年开采,资源量锐减的现状,同日,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会长徐旭在2010国际稀土研讨会上表示,未来希望共同开发中国以外的稀土资源。
据我国海关统计,2001年以来,我国企业向世界出口稀土年均数量稳定在6万吨左右,稀土产品出口到了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前11个月我国稀土出口35075吨,预计全年出口量略少于去年水平。
同时,我国稀土出口价格呈现了稳步增长的态势。2001年我国稀土出口平均单价为每吨4559美元,今年前11个月每吨均价为17957美元,较2001年增长近3倍。
进口方面,今年1-10月我国共进口稀土金属矿10381吨,首次突破1万吨,同比增长144.09%。
徐旭表示,这表明在长期稳定稀土出口供应的同时,我国稀土消费量大幅增长,国内稀土企业开始将目光转向国外以弥补国内供应的不足。
数据显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产、出口国,目前稀土的储量占全球的31%,但出口量却占全球约90%,五矿商会认为这对于一个资源国家来说,负担已经相当沉重了。
徐旭特别表示,稀土等矿产品是不可再生资源,我国政府近年来已经就包括稀土在内的一些重要矿产品的开采、生产、消费和出口方面采取了加强管理的措施,这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符合WTO规则。他希望稀土企业在稳定稀土产出的同时,避免过度无序开发,保持稀土供应的长期性;在继续稳定我国稀土海外市场的同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稀土应用技术,提高稀土应用的广度与深度。
据徐旭介绍,稀土资源并非中国独有,除中国外,目前全球可开采稀土矿还集中在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巴西和印度等国家。其中,美国和俄罗斯稀土储量分别为1300万吨和1900万吨,占全球的13%和19%,但美俄两国目前产量都为零。他为此向同样拥有稀土资源的国家呼吁,希望利用中国较成熟的冶炼分离技术,共同开发中国以外的稀土资源,合作生产更多的稀土产品,供应世界市场,为全球稀土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